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协作分集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协作分集的发展历史 | 第15-17页 |
·协作分集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协作分集的关键技术及性能评价标准 | 第18-24页 |
·协作分集的关键技术 | 第18-22页 |
·协作分集的性能评价标准 | 第22-24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4-27页 |
第2章 无线协作通信的原理与性能分析 | 第27-55页 |
·引言 | 第27页 |
·分集技术 | 第27-32页 |
·分集方式 | 第27-28页 |
·分集合并方式及性能分析 | 第28-32页 |
·协作分集的基本原理 | 第32-39页 |
·协作分集的概念 | 第32-35页 |
·协作分集信道模型及性能上限 | 第35-39页 |
·协作分集中继转发方式 | 第39-44页 |
·放大转发方式 | 第40页 |
·解码转发方式 | 第40-41页 |
·选择中继方式 | 第41页 |
·增强中继方式 | 第41-42页 |
·编码协作方式 | 第42-44页 |
·不同协作方式中断概率分析与仿真 | 第44-54页 |
·直接传输方式中断概率分析 | 第45页 |
·放大转发方式中断概率分析 | 第45-46页 |
·解码转发方式中断概率分析 | 第46-47页 |
·选择中继方式中断概率分析 | 第47-48页 |
·增强中继方式中断概率分析 | 第48页 |
·不同协作方式中断概率比较与仿真 | 第48-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多天线终端协作式MIMO性能分析及自适应协作算法 | 第55-81页 |
·引言 | 第55页 |
·多天线终端协作式MIMO传输模型 | 第55-60页 |
·误比特率性能分析 | 第60-68页 |
·直接传输模式 | 第60-62页 |
·解码转发协作模式 | 第62-64页 |
·直接传输模式与解码转发协作模式误比特率性能比较 | 第64-68页 |
·多天线终端解码转发自适应协作算法 | 第68-80页 |
·最小化误比特率的自适应协作算法 | 第68-74页 |
·最小化占用信道资源的自适应协作算法 | 第74-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4章 解码转发协作分集系统的功率优化分配 | 第81-99页 |
·引言 | 第81页 |
·能量增益分析 | 第81-87页 |
·最大化能量增益的功率优化分配算法 | 第87-94页 |
·基于黄金分割迭代的功率优化分配算法 | 第87-92页 |
·简化的功率分配算法 | 第92-94页 |
·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94-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5章 协作伙伴选择方法研究 | 第99-115页 |
·引言 | 第99-100页 |
·用户分组算法 | 第100-101页 |
·最小化误比特率的协作伙伴选择算法 | 第101-106页 |
·最大化能量增益协作伙伴选择算法 | 第106-113页 |
·等功率分配的最大化能量增益协作伙伴选择算法 | 第106-109页 |
·结合功率分配的最大化能量增益协作伙伴选择算法 | 第109-111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11-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结论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个人简历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