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壁垒对A公司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2 绿色壁垒的特征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 第17-25页 |
·贸易保护理论的历史演变 | 第17-19页 |
·重商主义 | 第17页 |
·幼稚工业保护主义 | 第17-18页 |
·超贸易保护主义 | 第18页 |
·新贸易保护理论 | 第18-19页 |
·环境优先发展理论 | 第19页 |
·绿色壁垒的概念 | 第19-20页 |
·绿色壁垒的基本特征 | 第20-22页 |
·形式上的合法性 | 第20页 |
·名义上的合理性 | 第20-21页 |
·保护对象的广泛性 | 第21页 |
·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 第21-22页 |
·影响的连锁性 | 第22页 |
·绿色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22-25页 |
·绿色技术标准 | 第22-23页 |
·绿色环境标志制度 | 第23页 |
·绿色包装制度 | 第23页 |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 第23-24页 |
·绿色补贴制度 | 第24-25页 |
3 A公司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的绿色壁垒体系 | 第25-35页 |
·A公司农产品出口现状 | 第25-27页 |
·日本市场的绿色壁垒体系 | 第27-29页 |
·肯定列表制度 | 第27-28页 |
·卫生检疫制度 | 第28页 |
·标签制度 | 第28-29页 |
·包装制度 | 第29页 |
·韩国市场的绿色壁垒体系 | 第29-30页 |
·卫生检疫制度 | 第29-30页 |
·卫生标准制度 | 第30页 |
·食品标签制度 | 第30页 |
·东南亚市场的绿色壁垒体系 | 第30-35页 |
·泰国的绿色壁垒体系 | 第30-31页 |
·马来西亚的绿色壁垒体系 | 第31-32页 |
·印度尼西亚的绿色壁垒体系 | 第32-33页 |
·中国台湾的绿色壁垒体系 | 第33-35页 |
4 绿色壁垒对A公司出口农产品的双重影响 | 第35-42页 |
·绿色壁垒对A公司农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 | 第35-39页 |
·削弱了农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 | 第35-37页 |
·提高了A公司开拓新市场的难度 | 第37页 |
·增加了A公司对出口农产品源头控制的难度 | 第37-38页 |
·对A公司农产品的国际营销提出了新的挑战 | 第38页 |
·阻碍了A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 第38-39页 |
·绿色壁垒对A公司农产品出口的正面影响 | 第39-42页 |
·促使A公司更加注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 第39页 |
·促使A公司考虑环境成本和社会效益 | 第39-40页 |
·从长期看可为A公司农产品出口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 第40页 |
·促使A公司出口农产品进行技术创新 | 第40-41页 |
·增强A公司的法律、法规意识 | 第41-42页 |
5 对A公司有效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建议 | 第42-52页 |
·企业层面的应对措施 | 第42-48页 |
·开发新产品和新兴市场 | 第42-43页 |
·加强原料源头控制,建立出口农产品种植示范区 | 第43-44页 |
·关注主要出口国政策动态,提升风险研判能力 | 第44-46页 |
·重视HACCP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 第46页 |
·重视GAP的应用 | 第46-47页 |
·重视企业实验室的作用 | 第47-48页 |
·政府层面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 第48-50页 |
·加强绿色贸易壁垒信息的收集、反馈 | 第48-49页 |
·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指导 | 第49-50页 |
·加强政府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 | 第50页 |
·行业协会层面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 第50-52页 |
6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