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墨玉县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导论 | 第13-2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页 |
三、研究相关的动态 | 第14-2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1章 农村劳务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 | 第23-25页 |
·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对于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建议 | 第24-25页 |
·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 第25-27页 |
·“推—拉”理论的基本思想 | 第25-27页 |
·推拉理论对于发展劳务经济的启示 | 第27页 |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第27-30页 |
·舒尔茨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观点 | 第28-29页 |
·人力资本投资对发展劳务经济的作用 | 第29-30页 |
第2章 新疆墨玉县农村劳务经济的现状 | 第30-42页 |
·墨玉县社会经济状况 | 第30-33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30-31页 |
·经济发展概况 | 第31-32页 |
·人口增长及社会保障概况 | 第32-33页 |
·墨玉县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特征 | 第33-38页 |
·劳务收入在总收入中比例增大 | 第33-34页 |
·劳务输出由自发转向政府组织 | 第34-35页 |
·外出务工的行业类型多样化 | 第35-36页 |
·劳动力转移地以疆内为主 | 第36-37页 |
·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 第37-38页 |
·墨玉县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意义 | 第38-42页 |
·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 第38-39页 |
·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第39-40页 |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 第40-42页 |
第3章 新疆墨玉县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条件 | 第42-46页 |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价格优势 | 第42-43页 |
·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 | 第42页 |
·农村劳动力价格优势 | 第42-43页 |
·政府与政策的积极引导 | 第43-44页 |
·政府的高度重视 | 第43页 |
·建立多种优惠政策 | 第43-44页 |
·城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助推器 | 第44-46页 |
·城市市场的引力 | 第44页 |
·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 | 第44-45页 |
·个人利益的比较选择 | 第45-46页 |
第4章 新疆墨玉县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制约因素 | 第46-56页 |
·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因素 | 第46-50页 |
·观念的制约 | 第47-48页 |
·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 | 第48-49页 |
·生活习惯的影响 | 第49-50页 |
·外部环境的挑战 | 第50-52页 |
·城市社会的偏见和歧视 | 第50-51页 |
·城镇化发展滞后 | 第51页 |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 第51-52页 |
·制度因素 | 第52-56页 |
·户籍制度 | 第52-53页 |
·社会保障制度 | 第53-54页 |
·就业制度 | 第54-56页 |
第5章 新疆墨玉县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建议 | 第56-68页 |
·增强劳务人员市场竞争力 | 第56-60页 |
·提升劳务主体认知水平 | 第57页 |
·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 第57-58页 |
·以品牌战略拉动劳务经济 | 第58-59页 |
·劳务输出渠道多元化 | 第59页 |
·加强政府职能作用 | 第59-60页 |
·优化外部环境 | 第60-65页 |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 第61-62页 |
·加快城镇化的建设步伐 | 第62-63页 |
·促进农业向产业化道路发展 | 第63-64页 |
·发展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 第64页 |
·规范和发展多种形式的中介机构 | 第64-65页 |
·完善相关制度 | 第65-68页 |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第65-66页 |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第66页 |
·构建平等就业制度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