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无酶电化学传感器 | 第12-14页 |
·电化学传感器简介及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无酶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纳米材料及金属纳米材料 | 第14-17页 |
·引言 | 第14页 |
·金属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 第14-16页 |
·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6页 |
·金属纳米材料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性能 | 第16-17页 |
·数字化视频光盘(DVD) | 第17-18页 |
·对双氧水,扑热息痛,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背景 | 第18-21页 |
·双氧水检测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 第18-19页 |
·扑热息痛检测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 第19-20页 |
·重金属离子检测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 第20-21页 |
·本研究工作的设想及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电化学粗糙化法制备的片状金银合金 DVD 电极对双氧水的检测 | 第23-34页 |
·引言 | 第23-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5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24页 |
·电极的制备 | 第24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24-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3页 |
·粗糙化金银合金 DVD 表面的 FE-SEM,EDX 和 XRD 表征 | 第25-26页 |
·金银合金 DVD 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化学催化还原 | 第26-29页 |
·实验最佳条件的选择 | 第29-30页 |
·片状金银合金 DVD 电极对双氧水的电流响应及其标准曲线 | 第30-31页 |
·片状金银合金 DVD 电极的抗干扰能力 | 第31-32页 |
·片状金银合金 DVD 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32-33页 |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网状金纳米结构 DVD 电极对扑热息痛(ACOP)的检测 | 第34-42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5页 |
·电极的制备 | 第35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网状金纳米结构 DVD 的 FE-SEM 表征 | 第36页 |
·网状金纳米结构 DVD 对扑热息痛的电化学催化 | 第36-38页 |
·工作电位的选择 | 第38-39页 |
·网状金纳米结构 DVD 电极对扑热息痛的计时电流响应 | 第39-40页 |
·网状金纳米结构 DVD 电极对 ACOP 与 DA,AA 的同时测定 | 第40-41页 |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多孔纳米金结构 DVD 电极对过氧化氢的检测 | 第42-53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43页 |
·电极的制备 | 第43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2页 |
·不同 DVD 电极表面的 FE-SEM 及 XRD 表征 | 第44-45页 |
·不同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循环伏安响应 | 第45-47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47-48页 |
·多孔纳米金 DVD 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流响应 | 第48-50页 |
·多孔纳米金 DVD 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50-51页 |
·多孔纳米金 DVD 电极的抗干扰测试 | 第51-52页 |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L-半胱氨酸修饰金 DVD 电极在对水样中 Cu~(2+)浓度检测中的应用 | 第53-62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4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54页 |
·电极的制备 | 第54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1页 |
·L-半胱氨酸修饰金 DVD 电极对 Cu~(2+)的电化学行为 | 第54-57页 |
·实验最优条件选择 | 第57-58页 |
·pH 值的影响 | 第58-59页 |
·L-半胱氨酸修饰金 DVD 电极对 Cu~(2+)的检测及标准曲线 | 第59-60页 |
·干扰实验和水样中 Cu~(2+)的回收率测定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