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科技活动 | 第16页 |
·科技投入 | 第16页 |
·绩效评价 | 第16-17页 |
·科技投入绩效 | 第17-18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技术创新理论 | 第18页 |
·内生增长理论 | 第18-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9-24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20-23页 |
·国内外研究小结 | 第23-24页 |
3 福建省科技投入产出现状分析 | 第24-35页 |
·科技活动经费投入 | 第24-26页 |
·R&D 经费投入 | 第24-25页 |
·财政科技投入 | 第25-26页 |
·科技活动人员投入 | 第26-27页 |
·科技活动产出 | 第27-33页 |
·专利申请与授权 | 第27-28页 |
·科技论文与著作 | 第28-29页 |
·技术市场交易 | 第29-30页 |
·高新技术产业 | 第30-32页 |
·科技成果奖励 | 第32-33页 |
·科技投入产出现状小结 | 第33-35页 |
·R&D 经费总量不高,投入强度偏低 | 第34页 |
·R&D 人员总量不足,发展后劲较弱 | 第34页 |
·发明专利占比很低,自主创新能力不高 | 第34页 |
·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稀少,基础研究薄弱 | 第34页 |
·区域发展失衡,科技投入产出两极化 | 第34-35页 |
4 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40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35页 |
·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价值工程方法 | 第35-36页 |
·价值工程定义及其延伸 | 第35-36页 |
·科技投入绩效的计算模型 | 第36页 |
·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确定 | 第36-37页 |
·利用 AHP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37-40页 |
·构造 AHP 层次分析结构 | 第37-38页 |
·确定相关指标权重 | 第38-40页 |
5 福建省科技投入绩效实证研究 | 第40-46页 |
·科技活动投入与产出数据收集 | 第40-41页 |
·福建省科技活动投入综合绩效分析 | 第41-42页 |
·原始数据处理 | 第41-42页 |
·应用价值工程模型分析 | 第42页 |
·福建省区域科技活动投入绩效比较 | 第42-46页 |
·原始数据处理 | 第42-43页 |
·各设区市比较分析 | 第43-46页 |
6 提升福建省科技投入绩效的建议 | 第46-49页 |
·强化成本核算机制,避免资源重复与浪费 | 第46页 |
·推进多元化经费投入,扩大科技投入规模 | 第46-47页 |
·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培养科技人才队伍 | 第47页 |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科技产出数量与质量 | 第47-48页 |
·活跃技术市场交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 第48页 |
·协调区域科技投入与合作,平衡实现区域科技进步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