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基于路网的位置隐私保护模型和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位置隐私研究现状第11-13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3-14页
   ·论文框架第14-16页
第二章 位置隐私保护第16-30页
   ·位置隐私的概念第16页
   ·位置隐私保护体系结构第16-19页
     ·独立节点体系结构第16-17页
     ·分布式点对点体系结构第17-18页
     ·中心服务器体系结构第18-19页
   ·位置隐私保护技术第19-24页
     ·欧几里得空间下匿名算法第19-20页
     ·公路网下匿名算法第20-21页
     ·公路网下DF匿名算法第21-22页
     ·公路网下XStar匿名算法第22-23页
     ·公路网下匿名算法的缺点第23-24页
   ·查询处理第24-25页
   ·攻击模型第25-28页
   ·位置隐私的挑战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模型和存储结构第30-40页
   ·公路网模型第30页
   ·相关定义第30-32页
   ·模型简介第32-33页
   ·存储模型第33-39页
     ·移动用户请求数据第33-35页
     ·匿名服务器的存储结构第35-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PL和TG算法模型第40-56页
   ·PL算法的描述第40-45页
     ·PL算法分析第40-42页
     ·PL算法的匿名过程第42页
     ·深度优先实现代码第42-44页
     ·PL匿名算法的实现代码第44-45页
   ·TG算法第45-50页
     ·PL算法的缺点第45-46页
     ·连通性论证第46-48页
     ·开放节点度第48页
     ·TG算法第48-50页
   ·性能分析第50-55页
     ·算法性能衡量标准第50-51页
     ·PL算法与DF算法的比较第51-53页
     ·PL算法与XStar算法的比较第53-54页
     ·三种算法的对比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实验仿真和结果分析第56-73页
   ·公路网移动用户生成仿真平台介绍第56-57页
   ·NGMO仿真平台的搭建和参数配置第57-60页
   ·实验和结果分析第60-72页
     ·PL算法与DF算法实验对比第60-64页
     ·PL算法与XStar算法试验对比第64-68页
     ·TG算法实验对比第68-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全文总结第73-74页
 下一步的工作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附件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有QoS感知的语义Web服务模糊匹配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云计算的人机对话系统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