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型BAC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验证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2-14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4-24页 |
·早期链霉菌载体系统 | 第14-16页 |
·质粒载体 | 第14-16页 |
·KC噬菌体载体系列 | 第16页 |
·适应链霉菌不同转化系统的载体的发展 | 第16-18页 |
·整合载体的诞生 | 第18页 |
·大片段基因簇克隆载体的需求 | 第18-20页 |
·Red同源重组技术 | 第20-22页 |
·Red同源重组的机制 | 第20-21页 |
·Red同源重组技术的应用 | 第21-22页 |
·研究路线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pBTIBAC11载体的构建 | 第22页 |
·pBTIBAC11载体的功能验证 | 第22-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44页 |
·材料 | 第24-33页 |
·引物 | 第24页 |
·菌株 | 第24-25页 |
·质粒 | 第25页 |
·培养基 | 第25-27页 |
·抗生素及抑菌剂 | 第27-28页 |
·缓冲液和试剂 | 第28-30页 |
·DNA标记物与工具酶 | 第30-31页 |
·试剂盒与生化试剂 | 第31-32页 |
·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44页 |
·目的DNA片段的PCR扩增 | 第33-34页 |
·转化子克隆的菌液PCR鉴定 | 第34页 |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4页 |
·E.coli质粒DNA的小量抽提 | 第34-35页 |
·BAC质粒的提取分离 | 第35-36页 |
·目的DNA的琼脂糖凝胶回收纯化 | 第36-37页 |
·DNA的酶切与连接 | 第37-38页 |
·DNA分子去磷酸化处理 | 第38页 |
·TA克隆 | 第38页 |
·末端加A | 第38-39页 |
·核酸除盐 | 第39页 |
·E.coli化学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第39-40页 |
·E.coli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电击转化 | 第40-41页 |
·E.coli-Streptomyces接合转移 | 第41-42页 |
·Streptomyces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转化 | 第42-44页 |
第3章 pBTIBAC11载体的构建 | 第44-53页 |
·引言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51页 |
·替换盒的获得 | 第44-46页 |
·替换盒的测序 | 第46-47页 |
·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获得pBTIBAC1 | 第47-48页 |
·pBTIBAC1的鉴定 | 第48-49页 |
·MCS的插入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pBTIBAC11的功能验证 | 第53-63页 |
·引言 | 第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62页 |
·pBTIBAC11接合转移和整合功能的检验 | 第53-58页 |
·pBTIBAC11携带外源大片段能力的检测 | 第58-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总结 | 第63-65页 |
·获得的主要结果 | 第63页 |
·创新之处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及参加的会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