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IBL14中P450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及结构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概述第9-22页
   ·生物信息学的功能结构预测第9-13页
     ·生物信息学简介第9页
     ·基因测序技术第9-10页
     ·基因组注释第10-11页
     ·序列比对第11-12页
     ·结构功能预测第12-13页
   ·甾体化合物微生物转化及意义第13-16页
     ·甾体化合物第13-15页
     ·微生物转化第15-16页
     ·微生物降解第16页
   ·细胞色素P450羟化第16-20页
     ·细胞色素P450第16-18页
     ·甾体化合物羟化研究进展第18页
     ·P450羟化功能概述第18-20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0-22页
     ·主要研究意义及目的第20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生物信息学对IBL14基因结构功能预测第22-27页
   ·前言第22页
   ·材料和方法第22-23页
     ·菌株及基因蛋白序列数据第22页
     ·软件分析第22-23页
   ·结果与讨论第23-26页
     ·氨基酸的组成分析第23-25页
     ·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第25页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第25-26页
   ·结论第26-27页
第三章 S.VIRGINIAE IBL14 CYPS重组菌株的克隆与表达第27-52页
   ·前言第27页
   ·材料和方法第27-40页
     ·菌株与质粒第27-29页
     ·试剂第29页
     ·仪器设备第29-30页
     ·培养基第30-31页
     ·试剂的配制第31-33页
     ·实验方法第33-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51页
     ·菌株活化及保存第40页
     ·目的基因及其辅酶基因的克隆与蛋白表达第40-51页
   ·结论第51-52页
第四章 重组菌株的活性及功能鉴定第52-59页
   ·前言第52-53页
   ·材料和方法第53-54页
     ·化学试剂和主要的仪器第53-54页
     ·实验方法第54页
   ·结果与讨论第54-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结论第59页
   ·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第64-65页
 1. 符号说明第64页
 2. 引物序列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野生雄性黄山短尾猴同性爬跨行为的研究
下一篇: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型BAC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