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以来香港移民题材电影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基本理论和概念阐释 | 第12-16页 |
·身份认同 | 第12-13页 |
·他者 | 第13-14页 |
·后殖民主义理论 | 第14-15页 |
·离散 | 第15-16页 |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 香港移民题材电影概况 | 第18-22页 |
·历史背景 | 第18-20页 |
·发展轨迹 | 第20-21页 |
·空间流向 | 第21-22页 |
·内地——香港 | 第21页 |
·香港——海外 | 第21-22页 |
2 南来寻梦:大陆人在香港 | 第22-32页 |
·香港电影中大陆移民的典型形象 | 第22-26页 |
·初移民来港的大陆人士(如阿灿) | 第22页 |
·新移民妓女、双程证妓女(俗称北姑) | 第22-23页 |
·大圈仔、悍匪 | 第23-24页 |
·公安、特警、表叔、表姐、表哥、老表等公职人士 | 第24-26页 |
·新移民 | 第26页 |
·大陆移民形象建构的特征 | 第26-30页 |
·性别化 | 第26-28页 |
·边缘化 | 第28页 |
·符号化 | 第28-29页 |
·荒诞化 | 第29-30页 |
·香港电影中大陆元素的嬗变 | 第30-32页 |
·神话式的家园 | 第30页 |
·温情的社区 | 第30-31页 |
·质朴的同胞 | 第31页 |
·天使化的女性 | 第31-32页 |
3 离散与移民:香港人在海外 | 第32-35页 |
·香港移民电影中的离散书写 | 第32页 |
·海外移民“他者”身份的建构 | 第32-34页 |
·繁华的城市 | 第32-33页 |
·缺失的身份 | 第33-34页 |
·文化的冲突 | 第34页 |
·回望母体:游子的飘零与复归 | 第34-35页 |
4 香港移民电影与身份认同的困境 | 第35-42页 |
·香港人身份认同的轨迹 | 第35-37页 |
·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 | 第35-36页 |
·香港精神的认同 | 第36页 |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 第36-37页 |
·“九七”回归与香港人的身份焦虑 | 第37-39页 |
·“九七”回归与香港电影 | 第37-38页 |
·从陈果电影看香港人的身份焦虑 | 第38-39页 |
·全球化语境下身份认同的困境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