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4页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的重点及可能的创新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园区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2.1 现代农业园区概念 | 第16-17页 |
2.1.1 现代农业园区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现代农业园区的基本特征 | 第16-17页 |
2.1.3 现代农业园区分类 | 第17页 |
2.2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7页 |
2.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 | 第17-20页 |
2.3.1 市场的作用及局限性 | 第17-18页 |
2.3.2 政府的作用及局限性 | 第18-19页 |
2.3.3 政府的职能定位 | 第19-20页 |
2.4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政府职能的理论分析 | 第20-23页 |
2.4.1 地方政府影响农业园区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20页 |
2.4.2 地方政府在农业园区发展各时期的职能定位 | 第20-21页 |
2.4.3 地方政府在市场失灵时的职能定位 | 第21-22页 |
2.4.4 政府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角色及职能 | 第23-28页 |
3.1 地方政府在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角色 | 第23-25页 |
3.1.1 更新经营主体发展理念,做好“引导者” | 第23页 |
3.1.2 提供适应市场的各项服务,做好“服务者” | 第23-24页 |
3.1.3 做好园区监督管理,做好“监管者” | 第24-25页 |
3.1.4 培育和扶持园区壮大,做好“培育者” | 第25页 |
3.2 现代农业园区与政府的关系 | 第25-26页 |
3.3 政府职能定位的基本要求 | 第26页 |
3.4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职能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园区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实证分析——以汉中市为例 | 第28-43页 |
4.1 汉中市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概况 | 第28-34页 |
4.1.1 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4.1.2 市县政府发展园区的典型经验 | 第30-33页 |
4.1.3 汉中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33-34页 |
4.2 汉中市政府履行职能的能力分析 | 第34-37页 |
4.2.1 政策环境现状 | 第34-35页 |
4.2.2 市政府提出的战略思路和发展目标 | 第35-36页 |
4.2.3 各级政府的履职现状 | 第36-37页 |
4.3 汉中市政府职能发挥不到位的问题剖析 | 第37-41页 |
4.3.1 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 | 第38页 |
4.3.2 园区建设与管理定性不明、无法可依 | 第38页 |
4.3.3 园区建设行政管理体制紊乱 | 第38-39页 |
4.3.4 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缺、越、错位 | 第39-41页 |
4.3.5 行政行为不规范及监督手段的乏力 | 第41页 |
4.4 汉中市政府职能归位的重点及思路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43-51页 |
5.1 注重园区规划引领功能和布局优化 | 第43-44页 |
5.2 转变政府经济调控职能,提高园区扶持政策精准度 | 第44-45页 |
5.2.1 转变扶持方式 | 第44页 |
5.2.2 推动涉农项目资金整合 | 第44页 |
5.2.3 创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 第44-45页 |
5.3 加强政策宏观指导,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 第45-46页 |
5.3.1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 第45页 |
5.3.2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45-46页 |
5.3.3 加快职业农民培育 | 第46页 |
5.3.4 着力培育家庭农场 | 第46页 |
5.4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理顺职能权限 | 第46-47页 |
5.5 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协调土地流转中的各方关系 | 第47-48页 |
5.5.1 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 | 第47页 |
5.5.2 树立“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 第47-48页 |
5.5.3 创新土地流转方式 | 第48页 |
5.6 优化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职能,做好软环境建设 | 第48-51页 |
5.6.1 完善明细法律法规 | 第48页 |
5.6.2 推进三产深度融合 | 第48-49页 |
5.6.3 优化监督管理方式 | 第49页 |
5.6.4 保护与提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