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多年生草本果类论文--草莓论文

野生草莓种质资源对胶孢炭疽菌的抗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语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3页
 1 草莓生物学特性第11-13页
   ·草莓属植物种类与分布第11页
   ·草莓属植物的特征第11-13页
 2 草莓炭疽病的研究现状第13-18页
   ·植物炭疽菌第13-14页
   ·草莓炭疽病研究概况第14-17页
   ·炭疽病的防治第17-18页
 3 真菌鉴定方法第18-22页
   ·形态学鉴定第18页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18-22页
 4 种质抗病性鉴定第22-23页
   ·抗病性鉴定方法第22-23页
   ·种质抗病性的主要影响因子第23页
 5 植物的生理生化抗病性第23-26页
   ·过氧化物酶(POD)第23-24页
   ·过氧化氢酶活性(CAT)第24-25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第25-26页
 参考文献第26-33页
第二章 草莓胶孢炭疽菌的分离与鉴定第33-47页
 摘要第33-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37页
   ·材料第34页
   ·方法第34-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2页
   ·草莓炭疽病发病症状第37-38页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第38页
   ·致病性测定第38-39页
   ·病原菌ITS序列分析第39-42页
 3 讨论第42-44页
   ·病原菌鉴定的依据第42页
   ·炭疽病三种病原菌的异同第42-43页
   ·胶孢炭疽菌的寄主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第三章 野生草莓种质资源对胶孢炭疽菌的抗性第47-63页
 摘要第47-4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8-50页
   ·材料第48页
   ·方法第48-5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0-58页
   ·整株接种第50-51页
   ·离体叶片接种第51-53页
   ·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第53-55页
   ·三种统计方法相关性分析第55-56页
   ·不同评价方法比较第56-58页
 3 讨论第58-62页
   ·三种接种方法的比较第58-59页
   ·野生草莓的应用第59-62页
 参考文献第62-63页
第四章 4种野生草莓接种胶孢炭疽菌后相关酶活性变化第63-77页
 1 材料和方法第63-65页
   ·材料第63页
   ·方法第63-6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5-68页
   ·不同野生草莓接种炭疽菌后POD活性变化第65-66页
   ·不同野生草莓接种炭疽菌后CAT活性变化第66-67页
   ·不同野生草莓接种炭疽菌后SOD活性变化第67-68页
 3 讨论第68-71页
   ·POD与野生草莓抗炭疽病关系第68-69页
   ·CAT与野生草莓抗炭疽病关系第69页
   ·SOD与野生草莓抗炭疽病关系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全文总结第77-79页
主要创新点第79-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第81-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北海棠MhTGA2基因转化‘长富6号的研究
下一篇:农杆菌介导甜蛋白Brazzein基因转化‘章姬草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