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探析“成长小组”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基于对P高校大学新生的实验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研究背景第10-15页
     ·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4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5-17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7-24页
   ·关于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研究第17-19页
     ·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现状的研究第17-18页
     ·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及调适的研究第18-19页
   ·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干预的研究第19-22页
     ·社会工作介入人际交往的研究第20-21页
     ·小组工作介入人际交往的研究第21-22页
   ·关于成长小组的研究第22-23页
   ·关于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证研究第23-24页
第三章 成长小组干预研究分析第24-31页
   ·小组组员需求评估第24-25页
   ·小组设计理念与理论基础第25-26页
     ·小组设计理念第25页
     ·理论基础第25-26页
   ·研究方法第26-27页
     ·研究设计第26-27页
     ·研究工具第27页
   ·成长小组方案第27-29页
     ·小组目标第27-28页
     ·小组特征第28页
     ·招募方法第28页
     ·小组成员基本特征第28页
     ·评估方法第28页
     ·社会工作者的协调、角色分工第28-29页
   ·干预过程第29页
     ·实验组第29页
     ·控制组第29页
   ·“你我同行”成长小组活动设计第29-31页
   ·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第31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1-35页
   ·研究结果第31-33页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测差异比较第31-32页
     ·实验组前测和后测差异比较第32页
     ·控制组的前测和后测差异比较第32页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后测差异比较第32页
     ·人际交往能力的五大维度比较第32-33页
   ·研究讨论第33-35页
     ·成长小组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第33-34页
     ·成长小组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五大维度的影响第34-35页
     ·成长小组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具体影响第35页
第五章 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成长小组实践反思和研究反思第35-38页
   ·成长小组在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实践中的专业反思第35-38页
     ·理论层面第35-36页
     ·方法层面第36-37页
     ·操作过程层面第37页
     ·个人态度层面第37-38页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38页
研究结论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附录1第44-47页
附录2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组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效果研究
下一篇: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研究--基于对兰州市老年人需求现状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