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逊凹陷泥岩分布的表征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乌尔逊凹陷地质概况 | 第13-19页 |
·乌尔逊凹陷概况 | 第13-14页 |
·地层特征 | 第14-16页 |
·构造特征 | 第16-17页 |
·沉积特征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泥岩厚度的分布 | 第19-43页 |
·泥岩最大厚度 | 第19-25页 |
·泥岩最大厚度分析 | 第20-22页 |
·泥岩最大厚度等值线图 | 第22-25页 |
·泥岩累积厚度 | 第25-31页 |
·泥岩累积厚度分析 | 第26-28页 |
·泥岩累积厚度等值线图 | 第28-31页 |
·泥岩百米钻遇层数 | 第31-35页 |
·泥岩平均厚度 | 第35-36页 |
·泥岩厚度方差 | 第36-38页 |
·泥岩地层厚度 | 第38-41页 |
·泥岩厚度分布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泥岩颜色分布与泥地比 | 第43-49页 |
·泥岩颜色分布 | 第43-44页 |
·泥地比的分布 | 第44-49页 |
第四章 泥岩分布的意义 | 第49-62页 |
·水体能量环境参数值 | 第49页 |
·水体能量环境的分布 | 第49-60页 |
·铜钵庙组 | 第49-51页 |
·南屯组一段早期 | 第51-53页 |
·南屯组一段中期 | 第53-54页 |
·南屯组一段晚期 | 第54-56页 |
·南屯组二段 | 第56-57页 |
·大磨拐河组一段 | 第57-59页 |
·大磨拐河组二段 | 第59-60页 |
·水体能量环境演化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82页 |
详细摘要 | 第82-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