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深层地层断裂及沉积相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第一章 区域概况 | 第10-18页 |
·深层地层分布特征及区域构造格局 | 第10-12页 |
·控陷断裂特征 | 第12-18页 |
·德东断裂 | 第12-13页 |
·德西断裂 | 第13-14页 |
·合西断裂 | 第14页 |
·梨西断裂 | 第14页 |
·四家子断裂 | 第14-15页 |
·榆树台断裂 | 第15页 |
·莺北断裂与莺南断裂 | 第15页 |
·府北断裂、府南断裂与府西断裂 | 第15-16页 |
·榆东断裂 | 第16页 |
·榆树东断裂与榆树西 1、榆树西 2 断层 | 第16-17页 |
·双西断裂与双东断裂 | 第17页 |
·梨东断裂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东南隆起区断陷结构 | 第18-22页 |
·德惠断陷 | 第18-19页 |
·梨树断陷 | 第19-20页 |
·莺山断陷 | 第20页 |
·王府断陷 | 第20-21页 |
·榆树断陷 | 第21页 |
·榆东断陷 | 第21页 |
·双辽断陷 | 第21页 |
·梨东断陷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第22-37页 |
·地震层序界面识别 | 第22-23页 |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 第22页 |
·各级层序界面识别 | 第22-23页 |
·钻井层序界面识别 | 第23-26页 |
·识别标志 | 第23-24页 |
·层序界面识别 | 第24-26页 |
·地层层序与划分对比 | 第26-33页 |
·地层层序特征 | 第26-28页 |
·地层层序对比 | 第28-33页 |
·单井层序界面和传统各组界面的差异 | 第33-37页 |
·单井层序界面的调整 | 第33-35页 |
·划分方案的区别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沉积相与沉积演化特征 | 第37-46页 |
·沉积相类型 | 第37-39页 |
·地震相划分及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39-44页 |
·地震相划分及特征 | 第40-41页 |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41-44页 |
·沉积演化特征描述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详细摘要 | 第5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