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腰深3井区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3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1-1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1页
     ·技术方法、路线第11-13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3-19页
   ·自然地理位置第13-14页
   ·区域构造特征第14-15页
     ·断陷期第14-15页
     ·断、拗转换期第15页
   ·地层发育特征第15-19页
     ·松辽盆地地层发育特征第15-17页
     ·腰深 3 井区营城组发育特征第17-19页
第二章 储层岩石类型及岩性识别第19-41页
   ·岩石学特征第19-36页
     ·熔岩类第20-24页
     ·火山碎屑岩类第24-36页
   ·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第36-39页
   ·火山岩岩性物性特征第39-41页
第三章 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岩作用第41-48页
   ·火山岩储层微观特征第41-48页
     ·储集空间类型的划分第41页
     ·储集空间类型描述第41-47页
     ·储集空间的演化阶段第47-48页
第四章 火山岩相特征第48-68页
   ·岩相类型及其岩相标志第48-60页
     ·爆发相第50-55页
     ·溢流相第55-58页
     ·侵出相第58-59页
     ·火山沉积相第59页
     ·火山通道相第59-60页
   ·单井相分析第60-65页
     ·腰深 3 井岩相分析第60-62页
     ·腰深 301 井岩相分析第62-65页
   ·火山岩岩相物性特征第65-66页
   ·火山岩岩相影响因素及相模式第66-68页
     ·火山岩相影响因素第66-67页
     ·火山岩相模式第67-68页
第五章 火山机构识别及内幕结构精细刻画第68-80页
   ·火山机构定义第68页
   ·火山机构的识别方法第68-75页
     ·三维地震剖面特征识别火山机构第68-73页
     ·三维体切片分析识别火山机构第73-75页
   ·火山机构位置第75-80页
第六章 有利储层预测第80-87页
   ·火山岩有利储层分布主要受火山岩相带的控制第80-85页
   ·有利区带预测第85-87页
结论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详细摘要第94-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埋藏沉降史研究
下一篇: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税费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