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一、转企改制 | 第13-14页 |
二、行业报、能源类行业报 | 第14页 |
三、“路径依赖”理论 | 第14-15页 |
四、公共产品的转制改革理论 | 第15-16页 |
第五节 文献回溯 | 第16-17页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文献阅读法 | 第17-18页 |
二、内容分析法 | 第18页 |
三、个案分析法 | 第18页 |
第七节 研究不足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行业报、能源类行业报等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 | 第20-27页 |
第一节 行业报概念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我国行业报的发展阶段 | 第21-23页 |
一、起步阶段(1949——1980) | 第21-22页 |
二、扩大发展阶段(1980——1996) | 第22-23页 |
三、巩固变革阶段(1996-至今) | 第23页 |
第三节 行业报产生的历史原因 | 第23-24页 |
第四节 行业报的特征 | 第24-25页 |
一、传播范围面向全国 | 第24页 |
二、传播形式以正面宣传为主 | 第24-25页 |
三、传播内容以本行业信息为主 | 第25页 |
第五节 能源类行业报的概念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行业报转企改制的一般经验 | 第27-39页 |
第一节 文化体制改革下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缘起 | 第27-29页 |
一、政策层面 | 第27-28页 |
二、实践层面 | 第28-29页 |
第二节 行业报转企改制的一般性 | 第29-31页 |
一、与市场接轨的管理体制改革 | 第29页 |
二、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 | 第29-30页 |
三、新媒体驱动的技术革新 | 第30-31页 |
四、资源整合的改革机遇 | 第31页 |
第三节 行业报转企改制的一般经验 | 第31-39页 |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第31-34页 |
二、市场化服务拓宽产业链 | 第34-36页 |
三、品牌化路线内容为王 | 第36-37页 |
四、媒介融合下的全媒体转型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能源类行业报转企改制面临的发展困境 | 第39-47页 |
第一节 能源类行业报转企改制的特殊性 | 第39-41页 |
一、能源行业的战略地位赋予信息资源的稀缺性 | 第39页 |
二、能源信息来源权威性,行业指导性强 | 第39-40页 |
三、推进能源国际合作、维护我国能源利益的重要信息平台 | 第40-41页 |
第二节 能源类行业报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 | 第41-47页 |
一、能源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权的不平衡 | 第41-43页 |
二、能源公共危机事件中舆论引导能力的缺失 | 第43-44页 |
三、内容产品开发落后于能源发展需求 | 第44-45页 |
四、新媒体建设起步晚社会媒体介入分流受众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探索转企改制下能源类行业报发展策略—以《中国石化报》为例 | 第47-56页 |
第一节 中国石化报现状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找准定位:超越传统目标市场打造能源行业类公民媒体 | 第48-50页 |
第三节 大能源观下的能源类行业报传媒集团组建 | 第50-51页 |
第四节 适应能源市场需求开发多元化的媒介产品 | 第51-52页 |
第五节 大数据时代能源用户资源的深度开发 | 第52-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