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动物来源益生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目录 | 第1-6页 |
CONTENTS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22页 |
·益生菌概述 | 第12-14页 |
·益生菌定义 | 第12页 |
·益生菌种类 | 第12-13页 |
·益生菌在畜牧业中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益生菌株的选择标准 | 第14-15页 |
·菌种的安全性 | 第14页 |
·作用的功能性 | 第14-15页 |
·技术的可行性 | 第15页 |
·益生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15-20页 |
·益生菌的抑菌作用 | 第15-16页 |
·益生菌的抗病毒作用 | 第16-18页 |
·益生菌的降胆固醇作用 | 第18-19页 |
·益生菌的抗氧化作用 | 第19-20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9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22-24页 |
·主要材料 | 第22页 |
·主要培养基及溶液 | 第22-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9页 |
·猪肠道益生菌的分离纯化 | 第24页 |
·益生菌抗致病菌的测定 | 第24-25页 |
·益生菌抗病毒的测定 | 第25-26页 |
·益生菌降胆固醇的测定 | 第26页 |
·益生菌抗氧化性的测定 | 第26页 |
·益生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 第26-27页 |
·具有综合优势益生菌的耐酸、耐胆盐测定 | 第27页 |
·菌株鉴定 | 第27-28页 |
·数据分析 | 第28-29页 |
3 结果 | 第29-54页 |
·猪肠道益生菌的分离 | 第29页 |
·益生菌抗致病菌的测定 | 第29-31页 |
·益生菌抗病毒的测定 | 第31-35页 |
·TGEV 的毒力测定 | 第31页 |
·益生菌抗 TGEV 的测定 | 第31-33页 |
·益生菌抗 NDV 血凝的测定 | 第33-35页 |
·益生菌降胆固醇的测定 | 第35-37页 |
·胆固醇标准曲线 | 第35页 |
·益生菌降胆固醇的测定 | 第35-37页 |
·益生菌抗氧化性的测定 | 第37-40页 |
·益生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 第40-49页 |
·相同动物来源益生菌的比较 | 第40-47页 |
·不同动物来源益生菌的比较 | 第47-49页 |
·具有综合优势益生菌的耐酸、耐胆盐测定 | 第49-51页 |
·具有综合优势益生菌的筛选 | 第49-50页 |
·具有综合优势益生菌株的耐酸性的测定 | 第50页 |
·具有综合优势益生菌株的耐胆盐的测定 | 第50-51页 |
·菌株鉴定 | 第51-54页 |
·菌落特征及形态学观察 | 第51页 |
·生理生化鉴定 | 第51-53页 |
·16 S rRNA 鉴定 | 第53-54页 |
4 讨论 | 第54-59页 |
·益生菌抗病原体特性的比较 | 第54-55页 |
·益生菌降胆固醇和抗氧化性特性的比较 | 第55页 |
·具有综合优势益生菌株的筛选 | 第55-59页 |
·实验方法的选定 | 第55-56页 |
·筛选标准的确立 | 第56-57页 |
·益生菌株耐酸耐胆盐的测定 | 第57-59页 |
5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