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8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8-20页 |
2 基于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公民文化的特征及其价值取向 | 第20-27页 |
·基于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公民文化的特征 | 第20-23页 |
·宣扬人格独立 | 第20-21页 |
·公民具有强烈的政治认同感和效能感 | 第21-22页 |
·倡导高理性基础上的适度参与 | 第22-23页 |
·基于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公民文化的价值取向 | 第23-26页 |
·自主自律、自由自觉的主体价值要求 | 第23页 |
·政治输入与政治输出的并存 | 第23-24页 |
·社会公共精神的体现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参与型政治文化对高校公民文化培育的要求 | 第27-36页 |
·坚持民主与法治的核心政治价值观 | 第27-30页 |
·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 | 第27-29页 |
·民主与法治是广泛形成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基础 | 第29-30页 |
·坚持将公民意识的培养贯穿始终 | 第30-32页 |
·公民意识是一种理性处世论事的政治意识 | 第30-31页 |
·公民意识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 第31-32页 |
·坚持以文化自觉推动公民文化的发展 | 第32-34页 |
·克服文化虚无主义,树立公民文化的自信 | 第33-34页 |
·克服文化封闭主义,树立公民文化的宽容 | 第34页 |
·本章小节 | 第34-36页 |
4 高校公民文化培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46页 |
·高校公民文化培育的问题 | 第36-42页 |
·大学生的政治敏感度有所提高,但政治效能感缺乏 | 第36-38页 |
·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有所增强,但参与程度不高 | 第38-39页 |
·高校重视公民身份的教育,参与式公民教育缺乏 | 第39-41页 |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处于探索期,尚未形成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41-42页 |
·高校公民文化培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42-45页 |
·大学生的政治输入与政治输出失衡 | 第42-43页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公民教育”的缺失 | 第43-44页 |
·服务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大学文化尚未形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基于参与型政治文化的高校公民文化的培育 | 第46-57页 |
·基于参与型政治文化的高校公民文化培育的目标 | 第46-48页 |
·培养具有民主政治素质的大学生 | 第46-47页 |
·将高校建成参与型人才的输送基地 | 第47页 |
·保持大学自身的组织文化特性 | 第47-48页 |
·基于参与型政治文化的高校公民文化培育的内容 | 第48-50页 |
·培育大学生的主动公民观 | 第48-49页 |
·培育大学生的参与性美德 | 第49页 |
·培育民主的大学教育理念 | 第49-50页 |
·基于参与型政治文化的高校公民文化培育的路径 | 第50-56页 |
·拓宽以“思政课”为主的高校公民教育渠道 | 第50-51页 |
·借助校园媒介培育民主的大学精神文化 | 第51-52页 |
·构建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民主保障机制 | 第52-54页 |
·拓展民主的参与渠道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