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第2章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12-34页 |
·平台化原则 | 第12页 |
·先进性原则 | 第12页 |
·信息共享和开放性原则 | 第12页 |
·易维护原则 | 第12-13页 |
·网络合理规划 | 第13页 |
·标准化原则 | 第13页 |
·安全性原则 | 第13-14页 |
·可靠性原则 | 第14页 |
·特别考虑原则 | 第14-15页 |
·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耦合 | 第15页 |
·应用框架设计 | 第15-20页 |
·系统物理结构 | 第17页 |
·系统逻辑结构 | 第17-19页 |
·应用软件层次 | 第19-20页 |
·技术线路选择 | 第20-31页 |
·面向服务(SOA)体系 | 第20-21页 |
·SOA特征和特点 | 第21-27页 |
·Web服务(WEB SERVICE) | 第27-31页 |
·经济性分析 | 第31-32页 |
·系统安全性分析 | 第32-34页 |
第3章 实时数据库系统选型 | 第34-43页 |
·综述 | 第34-35页 |
·关于毫秒级时间标签 | 第34页 |
·关于长时间历史数据的保存 | 第34-35页 |
·关于64位浮点数 | 第35页 |
·关于压缩比 | 第35页 |
·PI系统介绍 | 第35页 |
·PI的设计原理 | 第35-37页 |
·PI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软件功能介绍 | 第37-40页 |
·PI数据服务器软件包 | 第37-38页 |
·PI客户端软件包 | 第38-40页 |
·PI的接口方式 | 第40-41页 |
·OLE目标链接和嵌入 | 第40页 |
·ODBC开放数据连接 | 第40-41页 |
·PI系统安全性 | 第41页 |
·PI的优势 | 第41-43页 |
第4章 下花园发电厂实时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具体设计理念 | 第43-54页 |
·系统特点 | 第43-45页 |
·分层分布式开放系统 | 第43-44页 |
·系统的可靠性 | 第44页 |
·系统的安全性 | 第44页 |
·系统的高效压缩技术 | 第44-45页 |
·友好的人机界面 | 第45页 |
·功能强大的报表系统 | 第45页 |
·系统功能 | 第45-47页 |
·数据采集 | 第45页 |
·数据存储 | 第45-46页 |
·数据缓存 | 第46页 |
·流程监视 | 第46页 |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第46页 |
·WEB发布 | 第46页 |
·灵活的二次开发手段 | 第46-47页 |
·PI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连接 | 第47页 |
·PI实时数据库与仿真系统的连接 | 第47页 |
·PI系统的信息和应用展示 | 第47-48页 |
·生产实时监视 | 第47页 |
·报表与统计 | 第47页 |
·综合查询功能 | 第47-48页 |
·系统的安全性 | 第48-49页 |
·通过网络物理隔离技术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 第48-49页 |
·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安全机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 第49页 |
·通过PI数据库系统自身提供的安全机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 第49页 |
·系统的开放性和扩展性 | 第49-50页 |
·系统的开放性 | 第49-50页 |
·系统的扩展性 | 第50页 |
·实时生产信息系统设计说明 | 第50-54页 |
·SIS专用网络设计说明 | 第50页 |
·下花园发电厂网络设计 | 第50-51页 |
·控制系统与PI系统数据通讯接口说明 | 第51-5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