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第2章 空间数据组织 | 第14-20页 |
·空间数据的特征 | 第14页 |
·空间数据结构 | 第14-16页 |
·空间数据模型 | 第16-17页 |
·空间概念数据模型 | 第17页 |
·空间逻辑数据模型 | 第17页 |
·空间物理数据模型 | 第17页 |
·地理数据模型 | 第17-19页 |
·CAD数据模型 | 第17-18页 |
·Coverage数据模型 | 第18页 |
·Geodatabase数据模型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空间数据库索引技术 | 第20-32页 |
·空间索引概述 | 第20-22页 |
·网格空间索引 | 第22-23页 |
·网格索引的基本操作算法 | 第22-23页 |
·网格索引的算法评价 | 第23页 |
·R-tree索引 | 第23-24页 |
·R-tree的基本操作算法 | 第23-24页 |
·R-tree的算法评价 | 第24页 |
·R~*-tree索引 | 第24-26页 |
·R~*-tree与R-tree的区别 | 第24-26页 |
·R~*-tree的算法评价 | 第26页 |
·R~+-tree索引 | 第26-28页 |
·R~+-tree的特点及其与R-tree的区别 | 第26页 |
·R~+-tree的基本操作算法 | 第26-27页 |
·R~+-tree的算法评价 | 第27-28页 |
·QR-tree索引 | 第28-30页 |
·QR-tree的基本操作算法 | 第28-29页 |
·QR-tree的算法评价 | 第29-30页 |
·Hilbert R-tree索引 | 第30-31页 |
·Hilbert曲线及其实现算法 | 第30页 |
·Hilbert R-tree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基于QR-tree和Hilbert R-tree的索引技术QH R-tree | 第32-43页 |
·结点分裂算法及其相关概念 | 第32-34页 |
·结点分裂算法 | 第32-34页 |
·聚类技术相关概念 | 第34页 |
·改进索引技术QH R-tree的介绍 | 第34-38页 |
·改进算法QH R-tree的原理 | 第34-35页 |
·改进算法QH R-tree的基本操作算法 | 第35-38页 |
·改进索引技术QH R-tree的结点结构 | 第38页 |
·QH R-tree索引技术的性能评估和评价 | 第38-42页 |
·QH R-tree的性能定性分析 | 第38-39页 |
·QH R-tree的性能定量分析 | 第39-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路线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第43-49页 |
·路线服务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43页 |
·路线服务系统的数据和框架 | 第43-44页 |
·QH R-tree索引在路线服务系统的实践 | 第44-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已完成的论文工作 | 第49-50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