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科学的哲学原理论文

基于生态位思想的技术进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图表目录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2页
   ·导言:兼论研究意义第14-16页
   ·问题的提起第16-20页
     ·技术缺失及技术问题第17-19页
     ·微观视角的分析方法第19-20页
   ·背景第20-28页
     ·生态位和利基现象第21-23页
     ·产业及技术的生态位理论第23-25页
     ·技术进化研究第25-28页
   ·研究方法第28-30页
   ·研究构成第30-32页
第二章 生态位思想与技术生态位第32-48页
   ·概述第32页
   ·生态位思想探源第32-35页
   ·企业的生态位和产业的利基现象第35-39页
     ·企业生态位第35-37页
     ·产业的利基现象第37-39页
   ·技术生态位与利基技术第39-46页
     ·技术生态位第40-43页
     ·利基技术第43-46页
   ·技术哲学视域中的生态位语境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技术的利基现象第48-88页
   ·基于现象的技术问题第48-56页
     ·从现实问题看技术的缺失现象第50-51页
     ·产业和技术体系的技术细分现象第51-53页
     ·非标准化技术实践中的问题意识第53-56页
   ·技术体系与技术系统之内涵界定第56-69页
     ·技术体系与技术系统的语境问题第57-62页
     ·技术体系模型和技术系统解释第62-65页
     ·技术体系和系统的层次结构与内涵第65-69页
   ·基于技术体系的利基现象第69-77页
     ·基于技术存在域的利基现象第69-72页
     ·从技术人工物看技术的利基现象第72-74页
     ·从标准和专利看技术的利基现象第74-76页
     ·基于技术体系的狭义存在第76-77页
   ·广义技术系统中的利基现象第77-83页
     ·技术发明与创新的视角第77-78页
     ·技术的知识结构视角第78-79页
     ·工程设计的过程视角第79-81页
     ·基于技术系统的广义存在第81-83页
   ·技术的利基现象之特征第83-86页
     ·复杂性和多样性第84页
     ·相对性和历史性第84-85页
     ·普遍性和特殊性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四章 生态位视域中技术进化的研究方法第88-119页
   ·概述第88页
   ·技术进化的经验研究第88-105页
     ·技术进化作为技术哲学的范畴第89-95页
     ·技术进化研究与经验转向第95-101页
     ·生物进化的类比经验分析第101-103页
     ·生态位视域中的技术进化研究第103-105页
   ·技术范式变迁的微观分析方法第105-112页
     ·SNM的理论背景第105-108页
     ·技术范式变迁的微观进路第108-111页
     ·SNM理论微观分析的启示第111-112页
   ·技术进化的宏观分析方法第112-115页
     ·技术范式变迁的宏观进路第112-114页
     ·SNM理论的运用第114-115页
   ·基于生态位思想的理论拓展第115-118页
     ·SNM理论的若干问题第115-116页
     ·技术进化研究的理论拓展第116-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五章 技术范式变迁及技术进化的案例研究第119-145页
   ·概述第119-120页
   ·LCD技术的渐进式演化范例第120-130页
     ·从利基产品到主流产品的转变第121-123页
     ·LCD的技术体系形成第123-128页
     ·LCD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接受过程第128-130页
   ·CCD技术的突破式演化范例第130-137页
     ·CCD的出现第131-133页
     ·CCD技术的发展历程第133-136页
     ·CCD技术的社会接受过程第136-137页
   ·LCD和CCD技术范式变迁第137-143页
     ·科学研究与技术进化第137-140页
     ·渐近式技术范式变迁第140-141页
     ·突破式技术范式变迁第141-143页
   ·本章小结第143-145页
第六章 利基现象与技术体系建构的案例研究第145-165页
   ·概述第145-146页
   ·战后日本钢铁技术体系的建构第146-157页
     ·日本钢铁技术发展概况第146-148页
     ·体系内各要素的关联第148-151页
     ·体系内外新技术的生成第151-153页
     ·技术体系的建构第153-157页
   ·“缝隙”产业与技术的利基现象第157-165页
     ·技术体系中的“缝隙”产业及技术第157-159页
     ·“缝隙”产业与技术创新第159-161页
     ·产学合作与技术选择第161-163页
     ·产业及技术的利基形态第163-165页
第七章 结论第165-169页
   ·结论第165-167页
   ·展望第167-169页
参考资料第169-186页
后记第186-188页
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部分成果第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路顺层岩质边坡稳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介电高弹聚合物力电行为研究与器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