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内容分析法 | 第11页 |
·AIDA 模型评估法 | 第11-12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2页 |
·网络搜索法 | 第12页 |
·深度访谈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文献综述之一:旅游目的地形象 | 第15-22页 |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述评 | 第21-22页 |
·文献综述之二:旅游网站 | 第22-26页 |
·国外研究相关进展 | 第22-24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旅游网站相关研究述评 | 第26页 |
·文献综述之三:表征理论研究综述 | 第26-28页 |
·表征与社会表征 | 第26-27页 |
·旅游地视觉表征与社会建构 | 第27页 |
·研究述评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政府旅游网站建构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理论基础 | 第29-38页 |
·相关理论基础概况 | 第29-33页 |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 第29页 |
·异质空间理论 | 第29-30页 |
·框架理论 | 第30页 |
·旅游凝视理论 | 第30-31页 |
·企业识别理论(CIS) | 第31页 |
·社会表征理论 | 第31-32页 |
·政府旅游网站建构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相关理论总结 | 第32-33页 |
·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相关概念 | 第33-34页 |
·建构主义的内涵 | 第33页 |
·建构主义的特点 | 第33-34页 |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 | 第34-38页 |
·建构主义在旅游研究中的表现 | 第34-35页 |
·旅游形象的建构 | 第35-36页 |
·视觉表征与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 第36-38页 |
第4章 政府旅游网站建构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途径与评价研究 | 第38-48页 |
·政府旅游网站与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的关系 | 第38-42页 |
·基于网络媒体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的优势分析 | 第38-40页 |
·政府旅游网站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的优势分析 | 第40-42页 |
·政府旅游网站的组建结构分析 | 第42-43页 |
·政府旅游网站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思路 | 第43-48页 |
·通过站内新闻关键词的设置来建构旅游形象 | 第43-45页 |
·通过网站新闻专题图片来建构并提升旅游形象 | 第45-46页 |
·通过视频广告建构和丰富旅游目的地形象 | 第46-48页 |
第5章 周庄旅游网对周庄旅游形象的建构研究 | 第48-66页 |
·周庄旅游网与周庄旅游形象概述 | 第48-51页 |
·以“周庄“为例研究的原因 | 第48-49页 |
·周庄旅游形象概述 | 第49-50页 |
·具体研究方法和步骤 | 第50-51页 |
·周庄旅游网对周庄旅游形象的建构途径分析 | 第51-62页 |
·对周庄旅游网中旅游图片的分析 | 第51-54页 |
·对周庄旅游网中的旅游新闻分析 | 第54-57页 |
·周庄旅游视频宣传片分析 | 第57-62页 |
·周庄旅游网对周庄旅游形象建构的效果评价 | 第62-64页 |
·周庄旅游网对周庄旅游形象建构的经验总结 | 第64-66页 |
·氛围的营造是关键 | 第64页 |
·标志与通道的建构是核心 | 第64-6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