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3页 |
| ·研究的思路 | 第13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 第2章 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 | 第15-20页 |
| ·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 ·政府绩效审计的特点 | 第17-18页 |
|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现状 | 第18-20页 |
| 第3章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项目计划的编制及立项要求和原则分析 | 第20-31页 |
| ·政府绩效审计项目计划的编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 ·政府绩效审计审计立项的概念 | 第20-21页 |
| ·政府绩效审计项目计划编制 | 第21-22页 |
|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项目计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 ·政府绩效审计立项的要求分析 | 第23-28页 |
| ·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 | 第23-24页 |
| ·民主建设的要求 | 第24页 |
| ·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 | 第24-26页 |
| ·国家政策方针和工作重点的要求 | 第26-27页 |
| ·项目风险的因素 | 第27-28页 |
| ·政府绩效审计立项的原则 | 第28-31页 |
| ·依法审计原则 | 第28页 |
| ·重要性原则 | 第28-29页 |
| ·时效性原则 | 第29页 |
| ·增值性原则 | 第29页 |
| ·成本效益性原则 | 第29-30页 |
| ·可行性原则 | 第30页 |
| ·周期性原则 | 第30-31页 |
| 第4章 政府绩效审计项目立项的对象及标准分析 | 第31-38页 |
| ·政府绩效审计项目计划的对象 | 第31-33页 |
| ·政府绩效审计立项标准的概念界定 | 第33-34页 |
| ·政府绩效审计的立项标准 | 第34-38页 |
| 第5章 政府绩效审计立项指标的设计 | 第38-58页 |
| ·政府绩效审计立项指标设计的思路 | 第38-41页 |
| ·设计的原则 | 第38-39页 |
| ·指标的分类 | 第39-40页 |
| ·立项指标设计的思路 | 第40-41页 |
| ·政府绩效审计立项指标的设计 | 第41-58页 |
| ·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立项指标的设计 | 第41-47页 |
| ·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立项指标的设计 | 第47-49页 |
| ·专项资金立项指标的设计 | 第49-51页 |
| ·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外援、外债审计立项指标的设计 | 第51-53页 |
| ·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审计立项指标的设计 | 第53-55页 |
| ·政府管理绩效立项指标的设计 | 第55-58页 |
| 第6章 政府绩效审计立项选择的方法运用 | 第58-64页 |
| ·政府绩效审计立项方法的选择 | 第58-59页 |
| ·加法合成法 | 第58页 |
| ·公众评判法 | 第58-59页 |
| ·比较分析方法 | 第59页 |
| ·使用各种立项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 | 第59-62页 |
| ·加法合成法需要注意的事项 | 第59-61页 |
| ·公众评断法需要注意的事项 | 第61-62页 |
| ·比较分析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 | 第62页 |
| ·选择和确定审计项目 | 第62-64页 |
|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