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全球分工调整的动因和特征 | 第9-11页 |
·全球分工调整的影响 | 第11-12页 |
·中国应对全球分工调整的措施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3-14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2 全球分工体系概述 | 第15-22页 |
·全球分工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第15-19页 |
·萌芽阶段 | 第15-16页 |
·形成阶段 | 第16-17页 |
·发展阶段 | 第17-18页 |
·深化阶段 | 第18页 |
·调整阶段 | 第18-19页 |
·推动全球分工的基本因素 | 第19-20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19-20页 |
·自然条件 | 第20页 |
·全球分工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20-22页 |
·正面效应 | 第20-21页 |
·负面效应 | 第21-22页 |
3 全球分工体系的新调整 | 第22-33页 |
·全球分工体系调整的因素分析 | 第22-27页 |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 第22-23页 |
·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 第23-24页 |
·跨国公司带动的国际产业转移 | 第24-25页 |
·金融危机的爆发 | 第25-27页 |
·全球分工体系调整的表现 | 第27-33页 |
·分工形式多样性 | 第27-28页 |
·分工结构呈现网络化 | 第28-29页 |
·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分工的主体 | 第29-30页 |
·分工主导因素多元化 | 第30-33页 |
4 全球分工调整对三种类型国家分工地位的影响 | 第33-38页 |
·分工新调整改变了三类国家在不同技术层次产品中的分工地位 | 第33-35页 |
·分工新调整缩小了三类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差距 | 第35-36页 |
·分工新调整改变了三类国家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的比重 | 第36-38页 |
5 全球分工调整下中国国际分工地位分析 | 第38-43页 |
·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是中国的优势产业 | 第38-39页 |
·中国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 | 第39-43页 |
6 全球分工调整下提升中国分工地位的政策建议 | 第43-49页 |
·政府要调整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升级 | 第43-46页 |
·合理实施差异化产业政策 | 第43-44页 |
·推进产业重组,提高企业集中度 | 第44-45页 |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第45-46页 |
·加大教育和培训投入,培养人才资源 | 第46页 |
·企业要培育核心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 | 第46-49页 |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 第47页 |
·实施错位竞争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