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7页 |
·城市水环境污染状况 | 第15-16页 |
·城市污染水体修复技术 | 第16-21页 |
·物理法 | 第16-17页 |
·化学法 | 第17-18页 |
·生物法 | 第18-21页 |
·植物浮床技术综述 | 第21-28页 |
·植物浮床技术的概念 | 第21-22页 |
·植物浮床的功能 | 第22页 |
·植物浮床的组成和分类 | 第22-23页 |
·植物浮床的特点 | 第23-24页 |
·植物浮床的水质净化机理 | 第24-26页 |
·植物浮床技术工程应用 | 第26-28页 |
·植物浮床技术研究进展 | 第28-34页 |
·浮床植物品种选择和净化效果研究 | 第28-30页 |
·污染物的净化机理和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 第30-32页 |
·强化植物浮床技术研究 | 第32-33页 |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4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4-36页 |
·技术路线 | 第36-37页 |
第2章 受试植物介绍及预培养 | 第37-44页 |
·受试植物选择原则 | 第37页 |
·本研究选用的受试植物 | 第37-43页 |
·经济植物 | 第37-40页 |
·景观植物 | 第40-42页 |
·木本植物 | 第42-43页 |
·受试植物预培养 | 第43-44页 |
第3章 植物浮床对污染水体水质改善效果 | 第44-84页 |
·经济植物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 第44-53页 |
·试验目的 | 第44-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试验材料 | 第45页 |
·试验设计 | 第45-46页 |
·分析项目和方法 | 第46页 |
·统计分析 | 第46-47页 |
·经济植物初步筛选 | 第47页 |
·经济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中的生长状况 | 第47-49页 |
·经济植物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中TN的去除效果 | 第49-51页 |
·经济植物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中TP的去除效果 | 第51-53页 |
·景观植物浮床水质净化效果比较 | 第53-66页 |
·试验目的 | 第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试验材料 | 第53-54页 |
·试验设计 | 第54页 |
·分析项目和方法 | 第54页 |
·统计分析 | 第54页 |
·景观植物在污染水体中的生长状况 | 第54-59页 |
·景观植物浮床对污染水体中DO的影响 | 第59页 |
·景观植物浮床对污染水体中NH_4~+-N的去除效果 | 第59-60页 |
·景观植物浮床对污染水体中NO_3~--N的去除效果 | 第60-61页 |
·景观植物浮床对污染水体中TN的去除效果 | 第61-62页 |
·景观植物浮床对污染水体中TP的去除效果 | 第62-63页 |
·景观植物浮床对污染水体中COD_(cr)的去除效果 | 第63-64页 |
·景观植物浮床对污染水体净化能力比较 | 第64-66页 |
·不同浮床载体对植物浮床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 | 第66-7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6-68页 |
·试验材料 | 第66页 |
·试验设计 | 第66-67页 |
·分析项目和方法 | 第67-68页 |
·统计分析 | 第68页 |
·不同浮床载体上植物生长状况 | 第68-71页 |
·不同载体植物浮床对受试水体中pH的影响 | 第71页 |
·不同载体植物浮床对污水水体中DO的影响 | 第71-72页 |
·不同载体植物浮床对污染水体中TP的去除效果 | 第72-73页 |
·不同载体植物浮床对污染水体中各种形态氮的去除效果 | 第73-75页 |
·芹菜浮床对不同污染程度水样净化效果比较 | 第75-8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5-76页 |
·试验材料 | 第75页 |
·试验设计 | 第75-76页 |
·分析项目和方法 | 第76页 |
·统计分析 | 第76页 |
·不同污染程度水样中芹菜的生长状况 | 第76-78页 |
·芹菜浮床对不同污染程度水样pH的影响 | 第78-79页 |
·芹菜浮床对不同污染程度水样TN的去除效果 | 第79-80页 |
·芹菜浮床对不同污染程度水样TP的去除效果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第4章 植物对水体中氮和磷的吸收动力学特性研究 | 第84-99页 |
·离子吸收动力学理论及研究方法 | 第85-88页 |
·离子吸收动力学理论 | 第85-86页 |
·离子吸收动力学研究方法 | 第86页 |
·吸收动力学参数确定方法 | 第86-8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8-90页 |
·试验材料 | 第88页 |
·试验设计 | 第88-89页 |
·植物对铵态氮的吸收动力学试验 | 第88-89页 |
·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动力学试验 | 第89页 |
·植物对磷酸盐的吸收动力学试验 | 第89页 |
·吸收动力学参数求解方法 | 第89页 |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89-9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0-96页 |
·经济植物对铵态氮吸收动力学特征 | 第90-92页 |
·经济植物对硝态氮吸收动力学特征研究 | 第92-94页 |
·经济植物对磷酸盐吸收动力学参数测定 | 第94-96页 |
·讨论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5章 植物对污染水体低氧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 第99-11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0-104页 |
·试验材料 | 第100页 |
·试验设计 | 第100-101页 |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101-103页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101页 |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101-102页 |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102页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102-103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103页 |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103页 |
·统计分析 | 第103-10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4-110页 |
·低氧污染水体中生长的蕹菜叶片生理指标变化 | 第104-106页 |
·低氧胁迫对蕹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04页 |
·低氧胁迫对蕹菜叶片细胞膜脂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低氧胁迫对蕹菜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低氧胁迫对蕹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106页 |
·低氧污染水体中生长的柳树叶片生理指标变化 | 第106-108页 |
·低氧胁迫对柳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低氧胁迫对柳树叶片细胞膜脂的影响 | 第107页 |
·低氧胁迫对柳树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低氧胁迫对柳树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108页 |
·低氧污染水体中生长的杨树叶片生理指标变化 | 第108-110页 |
·低氧胁迫对杨树叶片光合作用旳影响 | 第108-109页 |
·低氧胁迫对杨树叶片细胞膜脂的影响 | 第109页 |
·低氧胁迫对杨树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109页 |
·低氧胁迫对杨树叶片抗氧化雜活性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讨论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6章 植物浮床技术现场试验研究 | 第114-1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5-119页 |
·试验地点介绍 | 第115页 |
·受试植物及采收 | 第115-116页 |
·浮床构建 | 第116-117页 |
·试验设计 | 第117-118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118-1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9-126页 |
·浮床栽培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氮磷吸收能力比较 | 第119-121页 |
·蕹菜浮床对污染水体净化效果 | 第121-124页 |
·污染水体中生长的蕹菜产量 | 第124-125页 |
·污染水体中生长的蕹菜品质 | 第125-126页 |
·讨论 | 第126-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7 结论、创新与建议 | 第128-132页 |
·结论 | 第128-130页 |
·创新 | 第130-131页 |
·建议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