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气候问题政治博弈的伦理共识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27页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第9-15页
  一、气候变化的现实危情第9-14页
  二、气候问题政治博弈陷入囚徒困境第14-15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5-23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7-23页
 第三节 研究理路、可能突破点和不足之处第23-27页
  一、研究理路第23-25页
  二、可能突破点第25-26页
  三、不足之处第26-27页
第一章 气候问题的政治审视第27-58页
 第一节 气候何以是问题第27-33页
  一、气候问题的提出第27-30页
  二、气候问题的科学认知第30-33页
 第二节 气候问题何以是政治问题第33-41页
  一、气候问题的政治考量第33-38页
  二、气候政治的理论向度第38-41页
 第三节 气候问题引发政治冲突第41-58页
  一、气候政治冲突的体现第41-46页
  二、气候政治冲突的根源第46-58页
第二章 气候冲突中的政治博弈第58-79页
 第一节 气候政治博弈的历程第58-63页
  一、里约的“细节末尽”第59-60页
  二、京都的“是非共存”第60-61页
  三、巴厘岛的“不再浪漫”第61-62页
  四、哥本哈根的“童话”第62-63页
 第二节 气候政治博弈的内容第63-69页
  一、减排问题的博弈第63-67页
  二、资金技术的博弈第67-69页
 第三节 气候政治博弈的实质第69-79页
  一、政治话语权的博弈第69-73页
  二、经济主导权的博弈第73-75页
  三、伦理价值取向的博弈第75-79页
第三章 气候政治博弈对伦理共识的诉求第79-115页
 第一节 达成伦理共识何以必要第79-86页
  一、气候谈判彰显伦理共识的价值性第79-82页
  二、博弈走向伦理共识的必然性第82-86页
 第二节 达成伦理共识何以可能第86-99页
  一、现实依据:国际关系的向善之道第87-92页
  二、利益基础:人类共同利益的定在第92-96页
  三、理论依据:普世伦理的复兴第96-99页
 第三节 如何达成伦理共识第99-108页
  一、生态思维路径第100-102页
  二、商谈对话路径第102-105页
  三、宽容精神路径第105-108页
 第四节 伦理共识的图景第108-115页
  一、伦理共识的底蕴第108-110页
  二、伦理共识的实质第110-115页
第四章 伦理共识之一:正义原则第115-142页
 第一节 从正义到气候正义第115-123页
  一、正义的探寻第115-119页
  二、气候正义:何以生成第119-123页
 第二节 正义的“落寞”第123-130页
  一、正义的缺失第123-127页
  二、正义的困境第127-130页
 第三节 达成共识性的正义原则第130-142页
  一、“平等而又差别”的正义原则第131-135页
  二、自然正义和社会正义统一原则第135-139页
  三、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统一原则第139-142页
第五章 伦理共识之二:责任原则第142-169页
 第一节 气候危机与责任伦理第142-150页
  一、西方责任理论的演进第142-146页
  二、责任伦理的理论向度第146-150页
 第二节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审视第150-157页
  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现实困境第152-155页
  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陷入困境的原因第155-157页
 第三节 达成共识性的责任原则第157-169页
  一、“区别而又共同”的责任原则第157-162页
  二、“为后代而在”的责任原则第162-165页
  三、“为他者和自者而在”的责任原则第165-169页
第六章 伦理共识之三:合作优先于冲突原则第169-193页
 第一节 气候冲突的伦理反思第169-176页
  一、气候冲突的“三角难题”第169-172页
  二、伦理反思:自者和他者的背离第172-176页
 第二节 气候合作的伦理思考第176-185页
  一、哲学依据:自者和他者由背离走向融合第177-180页
  二、交往依据:互惠利他理论第180-183页
  三、现实依据:风险社会的来临第183-185页
 第三节 合作优先于冲突的应然性证明第185-193页
  一、气候冲突的恶果:人类的自我毁灭第186-188页
  二:气候合作的善果:人类“公共福祉”的实现第188-193页
第七章 伦理共识之四:生存权与发展权统一原则第193-223页
 第一节 气候政治博弈中生存权与发展权的背离第193-200页
  一、发达国家强调享乐式的发展权第194-197页
  二、发展中国家强调生存式的发展权第197-200页
 第二节 生存权与发展权统一的合理性第200-210页
  一、“需要层次”理论对其的合理性证明第201-205页
  二、“物质变换”理论对其的合理性证明第205-210页
 第三节 生存权与发展权统一的实现第210-223页
  一、发达国家应该放弃环境利己主义第211-215页
  二、发展中国家应该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第215-218页
  三、主权国家应该调整国家利益第218-223页
结语:走向气候伦理第223-231页
参考文献第231-2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246-247页
致谢第247-248页

论文共2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胞腔复形链的地下空间对象三维表达与分析计算统一数据模型研究
下一篇:宁夏灌淤时间序列的土壤碳库量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