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民事突袭性裁判的基本特质 | 第9-21页 |
一、民事突袭性裁判的内涵 | 第9-11页 |
二、民事突袭性裁判的判断标准与特点 | 第11-14页 |
(一) 民事突袭性裁判的判断标准 | 第11-13页 |
(二) 民事突袭性裁判的特点 | 第13-14页 |
三、民事突袭性裁判的类型分析 | 第14-21页 |
(一) 事实性突袭性裁判 | 第16-17页 |
(二) 法律性突袭性裁判 | 第17-21页 |
第二章 民事突袭性裁判规制的理论依据 | 第21-34页 |
一、法哲学依据—诉讼价值追求 | 第21-27页 |
(一) 从公正的角度—平等对等性要求 | 第21-24页 |
(二) 从秩序的角度—稳定性要求 | 第24-27页 |
二、经济学维度—诉讼效率视角 | 第27-34页 |
(一) 信息不对称与信息知悉权 | 第27-30页 |
(二) 司法成本与司法效益考量 | 第30-34页 |
第三章 民事突袭性裁判规制的域外考察 | 第34-42页 |
一、德国 | 第34-37页 |
(一) 德国有关突袭性裁判的立法演变 | 第34页 |
(二) 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39条的评析 | 第34-35页 |
(三) 德国基本法第103条第1项的评析 | 第35-36页 |
(四) 德国突袭性裁判的相关判例 | 第36-37页 |
二、我国台湾地区 | 第37-42页 |
(一) 我国台湾地区关于突袭性裁判的相关理论 | 第37-38页 |
(二) 我国台湾地区有关突袭性裁判的立法例 | 第38-39页 |
(三) 我国台湾地区突袭性裁判的有关实务 | 第39-42页 |
第四章 我国民事突袭性裁判规制的现状、问题及完善路径 | 第42-58页 |
一、完善争点整理程序 | 第42-46页 |
(一) 争点整理对防止突袭性裁判的意义 | 第42-43页 |
(二) 我国有关争点整理的现状及问题 | 第43-44页 |
(三) 如何完善争点整理 | 第44-46页 |
二、法官心证公开制度化 | 第46-49页 |
(一) 心证公开对防止突袭性裁判的意义 | 第46-47页 |
(二) 我国心证公开的现状及问题 | 第47页 |
(三) 如何完善心证公开制度 | 第47-49页 |
三、强化法院阐明义务 | 第49-54页 |
(一) 强化阐明义务对防止突袭性裁判的意义 | 第50-51页 |
(二) 我国有关阐明义务的现状及问题 | 第51-52页 |
(三) 如何强化法院阐明义务 | 第52-54页 |
四、增强裁判文书说理要求 | 第54-58页 |
(一) 增强裁判文书说理要求对防止突袭性裁判的意义 | 第55页 |
(二) 我国裁判文书说理要求的现状及问题 | 第55-56页 |
(三) 如何增强我国裁判文书的说理要求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