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论文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对三民主义认知与践行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6页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9-13页
 二、 研究思路及主要观点第13-14页
 三、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一章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知行三民主义的历史背景第16-31页
 一、 日本侵华造成中国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第16-20页
 二、 国共两党应对民族危机的政策调整与秘密接触第20-29页
  (一) 国民党应对民族危机的政策调整第20-22页
  (二) 共产党应对民族危机的政策调整第22-27页
  (三) 国共两党的秘密接触第27-29页
 三、 三民主义适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之需要第29-31页
第二章 抗战时期国民党对三民主义的认知与践行第31-58页
 一、 抗战时期国民党对三民主义的认知第31-42页
  (一) 重拾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第31-33页
  (二) 抬高美化三民主义的政治图谋第33-35页
  (三) 违背三民主义的时代精神第35-40页
  (四) 国民党落后三民主义观形成的深层原因第40-42页
 二、 抗战时期国民党对三民主义的践行第42-58页
  (一) 国民党对三民主义的积极践行第42-50页
  (二) 国民党对三民主义的消极践行第50-58页
第三章 抗战时期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认知与践行第58-87页
 一、 抗战时期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认知第58-70页
  (一) 表明拥护奉行革命三民主义的政治态度第58-60页
  (二) 阐明真三民主义及其坚持者的评判标准第60-61页
  (三) 阐述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的辩证关系第61-64页
  (四) 划分三民主义发展的新旧阶段第64-66页
  (五) 抗战时期共产党科学三民主义观形成的原因第66-70页
 二、 抗战时期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践行第70-87页
  (一) 共产党对“民族独立”的努力与坚定第70-75页
  (二) 共产党对“民主自由”的贯彻和推动第75-80页
  (三) 共产党对民众生活的保障和利益的协调第80-87页
第四章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知行三民主义的比较第87-108页
 一、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知行三民主义的相近性第87-96页
  (一) 都受到国内外因素的影响第87-90页
  (二) 都对三民主义采取重视态度第90-93页
  (三) 都以三民主义为政治斗争的凭藉第93-96页
 二、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知行三民主义的相异性第96-108页
  (一) 三民主义继承发展立场异质第97-99页
  (二) 三民主义践行程度迥异第99-102页
  (三) 三民主义践行结果相异第102-108页
结语第108-114页
 一、 国共两党对三民主义的认知透视出强烈的政治性第108-109页
 二、 国共两党对民族独立的践行揭示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必然性第109-110页
 三、 国共两党对民权、民生问题的处理影响了政党本身的合法性第110-112页
 四、 国共两党知行三民主义的比照彰显了共产党对革命三民主义的忠实性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9页
后记第119-120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君士坦丁堡城市管理研究
下一篇: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文化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