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3页 |
·引言 | 第10页 |
·表面润湿性原理 | 第10-13页 |
·静态表征——接触角 | 第10-11页 |
·动态表征——滚动角、前进角、后退角和接触角滞后 | 第11-12页 |
·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 第13-20页 |
·模板法 | 第14-15页 |
·相分离技术 | 第15页 |
·电纺丝法 | 第15-16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6-17页 |
·刻蚀技术 | 第17-18页 |
·气相沉积法 | 第18-19页 |
·自组装技术 | 第19页 |
·其他方法 | 第19-20页 |
·液滴在超疏水表面的动力学研究 | 第20-22页 |
·超疏水表面液滴滚落过程 | 第20-21页 |
·超疏水表面液滴撞击过程 | 第21-22页 |
·超疏水表面的电润湿 | 第22-24页 |
·电润湿的基本原理 | 第22-23页 |
·电润湿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 | 第24-25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3页 |
第二章 特殊润湿性纸张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 第33-55页 |
·引言 | 第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主要材料和仪器 | 第33-35页 |
·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 | 第35页 |
·表征方法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53页 |
·制备条件对复合涂层润湿性能的影响 | 第36-43页 |
·复合涂层的稳定性研究 | 第43-49页 |
·二氧化硅粒径对复合涂层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第三章 液滴在超疏水复合涂层表面滚落和弹起的动力学过程研究 | 第55-71页 |
·引言 | 第55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主要材料和仪器 | 第55-56页 |
·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 | 第56页 |
·表征方法 | 第56-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9页 |
·常见饮料在超疏水复合涂层表面的润湿性 | 第57-59页 |
·粘度对液滴从超疏水复合涂层表面滚落过程的影响 | 第59-62页 |
·粘度对液滴在超疏水复合涂层表面自由下落和弹起过程的影响 | 第62-65页 |
·体积对液滴在超疏水复合涂层表面自由下落和弹起过程的影响 | 第65-66页 |
·下落高度对液滴在超疏水复合涂层表面自由下落和弹起过程的影响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第四章 超疏水银膜表面的电润湿性能研究 | 第71-85页 |
·引言 | 第71-72页 |
·实验部分 | 第72-75页 |
·主要材料和仪器 | 第72-74页 |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 第74页 |
·表征方法 | 第74-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82页 |
·超疏水银膜的制备 | 第75-76页 |
·离子液体阳离子对其在超疏水表面电润湿性能的影响 | 第76-78页 |
·离子液体中阴离子对其在超疏水表面电润湿性能的影响 | 第78-79页 |
·离子液体体积对其在超疏水表面电润湿性能的影响 | 第79-80页 |
·不同超疏水表面对离子液体在其表面电润湿性能的影响 | 第80-82页 |
·KCl 水溶液在超疏水银膜表面的电润湿性能 | 第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