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案件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终结?--德沃金司法裁判理论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 绪论:线索和问题意识 | 第7-12页 |
(一) 为什么是疑难案件? | 第7-10页 |
(二) 为什么是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10-12页 |
二、 哲学立场的转变:从语义学到诠释学 | 第12-28页 |
(一) 语义学之刺 | 第12-18页 |
1. 忠诚问题 or 法律的理论争议 | 第12-14页 |
2.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 | 第14-16页 |
3. 哈特的承认规则和内在观点 | 第16-18页 |
(二) 诠释的方法:建构性诠释 | 第18-28页 |
1. 拔出语义学之刺——诠释学转向 | 第18-20页 |
2. 建构性诠释的哲学基础——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 | 第20-22页 |
3. 建构性诠释 vs 对话诠释 | 第22-26页 |
4. 建构性诠释模型 | 第26-28页 |
三、 法律概念观:从惯例主义到整全法 | 第28-44页 |
(一) 前诠释:合法性概念与概念观 | 第28-31页 |
(二) 对惯例主义概念观的批判 | 第31-34页 |
(三) 整全法与合法性 | 第34-38页 |
1. 什么是整全性 | 第34-35页 |
2. 整全法如何证立强制力 | 第35-38页 |
(四) 裁判中的整全性 | 第38-44页 |
1. 整全性与融贯性 | 第38-40页 |
2. 权利命题 | 第40-44页 |
四、 通向“唯一正确答案”的司法裁判理论 | 第44-57页 |
(一) “唯一正确答案” | 第44-48页 |
1. 论证的梳理和“唯一正确答案”的提出 | 第44-46页 |
2. 认清“唯一正确答案” | 第46-48页 |
(二) “三位一体”的司法裁判理论 | 第48-57页 |
1. 法律诠释与文学诠释 | 第49-51页 |
2. 赫克里斯理想的裁判过程 | 第51-57页 |
五、 结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终结?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
附件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