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肟酸型高分子絮凝剂的反相乳液法合成及表征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赤泥絮凝概述 | 第9页 |
·赤泥絮凝的发展以及现状 | 第9-12页 |
·絮凝剂分类 | 第12-15页 |
·无机絮凝剂 | 第12页 |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第12-15页 |
·微生物絮凝剂 | 第15页 |
·赤泥絮凝剂合成方法 | 第15-18页 |
·水溶液聚合法 | 第16页 |
·乳液聚合法 | 第16-18页 |
·赤泥絮凝剂合成机理 | 第18-20页 |
·分散阶段 | 第18-19页 |
·乳胶粒生成阶段 | 第19页 |
·乳胶粒长大阶段 | 第19页 |
·聚合反应完成阶段 | 第19-20页 |
·絮凝沉降机理 | 第20-22页 |
·电中和作用 | 第20-21页 |
·吸附作用 | 第21页 |
·架桥作用 | 第21-22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2-25页 |
·选题背景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第二章 聚合物改性实验 | 第25-40页 |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实验操作 | 第26-27页 |
·聚合物粘度及相对摩尔质量测定 | 第27-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实验操作 | 第31页 |
·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 | 第31-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油相的选择 | 第34页 |
·油水比对乳液的影响 | 第34-35页 |
·乳化剂对乳液的影响 | 第35-36页 |
·温度对酯化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红外表征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单体聚合改性 | 第40-50页 |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实验试剂 | 第40-41页 |
·实验操作 | 第41页 |
·原料处理 | 第41-43页 |
·蒸馏法 | 第42-43页 |
·活性炭处理法 | 第4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49页 |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43-44页 |
·搅拌对反应的影响 | 第44-45页 |
·pH值对反应的影响 | 第45页 |
·单体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45-46页 |
·引发剂加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46-47页 |
·加料方式对反应的影响 | 第47页 |
·红外谱图表征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絮凝沉降实验 | 第50-56页 |
·絮凝实验指标 | 第50-51页 |
·絮凝剂添加量计算 | 第50页 |
·矿浆参数确定 | 第50-51页 |
·絮凝实验 | 第51页 |
·絮凝剂添加量计算 | 第51页 |
·赤泥料浆的配置 | 第51页 |
·赤泥沉降实验操作 | 第5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上清液出水率、透光率及赤泥沉降速率 | 第51-54页 |
·泥饼含水量的测定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