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气膜法脱除、回收、富集化工料液及废水中氨氮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4页 |
·引言 | 第9页 |
·氨氮废水处理现状 | 第9-16页 |
·氨氮废水的来源、种类及危害 | 第9-12页 |
·传统氨氮处理工艺 | 第12-14页 |
·新型氨氮处理方法 | 第14-16页 |
·膜分离技术 | 第16-19页 |
·膜分离技术优点 | 第17页 |
·不同膜材料用于氨氮脱除 | 第17-18页 |
·膜蒸馏技术用于氨氮脱除 | 第18-19页 |
·支撑气膜脱除氨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9-21页 |
·支撑气膜脱除氨氮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支撑气膜法发展趋势——稳态气膜法 | 第20-21页 |
·盐对传质的影响 | 第21-22页 |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理论及计算方法 | 第24-35页 |
·理论模型 | 第24-29页 |
·传质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理论模型 | 第25-29页 |
·计算方法 | 第29-35页 |
·实验参数确定 | 第29-30页 |
·料液粘度的确定 | 第30-32页 |
·K_m 及K_L计算方法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35-43页 |
·实验药品、实验仪器及装置 | 第35-38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35-37页 |
·实验装置——稳态气膜接触器的制备 | 第37-38页 |
·实验设计及实验步骤 | 第38-41页 |
·实验流程 | 第38-40页 |
·实验设计 | 第40-41页 |
·料液中氨氮浓度的测定 | 第41-43页 |
·滴定法 | 第41页 |
·纳氏比色法 | 第41-42页 |
·蒸馏-中和滴定法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60页 |
·温度、料液流速、料液初始浓度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43-51页 |
·温度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43-46页 |
·料液流速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料液初始浓度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总传质系数预测值与实验值比较 | 第49-51页 |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稳态气膜与支撑气膜稳定性比较 | 第52-53页 |
·盐浓度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53-60页 |
·NaCl 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NaNO_3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Na_2SO_4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NH_4 )_2SO_4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NH_4NO_3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NH_4Cl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58页 |
·CaCl_2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稳态气膜法应用于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脱除 | 第60-67页 |
·稳态气膜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过程 | 第60-62页 |
·水样提取 | 第60页 |
·絮凝沉淀 | 第60-61页 |
·气浮过程 | 第61页 |
·臭氧化过程 | 第61页 |
·超滤和微滤过程 | 第61-62页 |
·稳态气膜法脱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 | 第62-63页 |
·循环脱氨实验过程 | 第62页 |
·连续脱氨实验过程 | 第62-63页 |
·预处理及稳态气膜法脱氨结果与分析 | 第63-65页 |
·原垃圾渗滤液NH 3 -N与COD cr值分析 | 第63页 |
·混凝沉淀、气浮、臭氧化处理后垃圾渗滤液 | 第63-64页 |
·循环脱氨实验结果 | 第64页 |
·连续脱氨实验结果 | 第64-65页 |
·实验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