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沟长江大桥健康监测状态评估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概述 | 第8-12页 |
·桥梁健康监测的概念 | 第8-9页 |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构成 | 第9-11页 |
·桥梁健康监测的研究与意义 | 第11-12页 |
·桥梁结构状态评估研究 | 第12-15页 |
·桥梁结构状态综合评估 | 第12-14页 |
·桥梁结构状态可靠度评估 | 第14-15页 |
·桥梁结构状态损伤评估 | 第15页 |
·桥梁状态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16页 |
·桥梁健康监测及状态评估发展趋势和意义 | 第16-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石板沟长江大桥有限元分析 | 第19-37页 |
·石板沟长江大桥工程简介 | 第19-20页 |
·石板沟长江大桥有限元模型 | 第20-21页 |
·结构荷载效应分析 | 第21-33页 |
·恒载效应分析 | 第21-25页 |
·活载效应分析 | 第25-29页 |
·温度效应分析 | 第29-33页 |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石板沟长江大桥状态评估监测参数研究 | 第37-48页 |
·监测参数的分析 | 第37页 |
·监测参数的确定 | 第37-38页 |
·监测参数的设置原则 | 第38-39页 |
·监测方案的确定 | 第39-46页 |
·主梁挠度监测 | 第39-40页 |
·主梁纵向位移监测 | 第40-41页 |
·索塔沉降、变位监测 | 第41页 |
·主梁应力监测 | 第41-43页 |
·主塔应力监测 | 第43页 |
·温度参数监测 | 第43-44页 |
·斜拉索索力监测 | 第44-45页 |
·结构动态特性监测 | 第45-46页 |
·监测参数阈值的确定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石板沟长江大桥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48-62页 |
·系统的构成与设计原则 | 第48-49页 |
·数据的采集与传输系统 | 第49-50页 |
·数据分析处理 | 第50-57页 |
·数据处理流程 | 第51页 |
·海量数据 | 第51-52页 |
·数据失真的类型 | 第52-53页 |
·数据失真的识别方法 | 第53-54页 |
·石板沟大桥数据失真分析实例 | 第54-57页 |
·实时监测数据的统计模式分析 | 第57-61页 |
·短期模式分析 | 第57-59页 |
·长期模式分析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桥梁健康状态评估 | 第62-77页 |
·模糊综合评估 | 第62-65页 |
·模糊数学基本理论 | 第62-63页 |
·建立底层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估数学模型 | 第63-65页 |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65-68页 |
·三角模糊数 | 第65-66页 |
·模糊一致性矩阵 | 第66页 |
·权重的计算 | 第66-68页 |
·桥梁健康状态评估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68-70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桥梁评估 | 第70-76页 |
·石板沟长江大桥层次结构的建立 | 第70-71页 |
·各参数指标评定等级划分 | 第71-72页 |
·各参数实测数据状态值统计 | 第72-73页 |
·各监测参数指标权重 | 第73-74页 |
·综合评定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77页 |
·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2页 |
一、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 | 第82页 |
二、参加的重要科研项目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