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

混合动力轿车驱动工况下防滑与侧向稳定性控制算法研究

附件第1-5页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2页
目录第12-15页
论文中的符号定义第15-19页
第1章 绪论第19-29页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混合动力轿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第20-25页
     ·国内外混合动力轿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产品现状第20-22页
     ·国内外混合动力轿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现状第22-25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25-29页
     ·系统结构第26-27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2章 混合动力轿车稳定性控制算法架构设计第29-39页
   ·混合动力轿车防滑与侧向稳定性控制系统逻辑架构第29-34页
   ·混合动力轿车防滑与侧向稳定性控制算法架构设计第34-37页
     ·防滑与侧向稳定性控制算法架构第34-36页
     ·动力总成控制与稳定性控制协调控制算法结构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驱动工况下的防滑控制算法研究第39-61页
   ·驱动防滑算法结构与控制策略第39-46页
     ·算法结构第39-40页
     ·驱动防滑控制策略第40-46页
   ·关键参数处理第46-53页
     ·目标值计算第46-48页
     ·驱动防滑控制最优驱动力矩估算第48-50页
     ·驱动防滑平均轮速控制与轮速差控制触发判定第50-53页
   ·基于有限状态机和模糊 PID 的驱动防滑控制算法设计第53-56页
     ·驱动轮平均轮速控制算法第53-56页
     ·驱动轮轮速差控制算法第56页
   ·制动压力控制第56-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4章 驱动工况下的侧向稳定性控制算法研究第61-87页
   ·驱动工况下侧向稳定性控制算法结构与控制策略第61-71页
     ·算法结构第61-62页
     ·驱动工况下侧向稳定性控制策略第62-71页
   ·关键参数处理第71-76页
     ·车辆转向状态识别第71-72页
     ·驱动工况目标横摆角速度和目标质心侧偏角的计算第72-75页
     ·稳态方向盘转角计算第75-76页
     ·控制触发判定第76页
   ·目标横摆力矩控制算法第76-81页
     ·目标横摆力矩控制算法设计第76-79页
     ·被控车轮选择第79-80页
     ·被控车轮滑动率目标变化量计算第80-81页
   ·不足转向工况的驱动系统输出转矩控制算法第81-83页
   ·驱动防滑与侧向稳定性控制协调控制算法第83-84页
   ·本章小结第84-87页
第5章 混合动力总成控制和防滑与侧向稳定性控制协调控制算法研究第87-104页
   ·协调控制算法总体结构第87-88页
   ·混合动力总成系统控制算法第88-94页
     ·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第88-93页
     ·动态协调控制算法第93-94页
   ·协调控制算法第94-102页
     ·总转矩需求确定第96页
     ·混合动力总成系统模式切换协调控制策略第96-98页
     ·基于发动机和电机动态特性的转矩分配算法第98-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6章 混合动力轿车驱动工况下防滑与侧向稳定性控制算法离线仿真研究第104-130页
   ·离线仿真平台第104-108页
     ·混合动力轿车动力学模型的功能要求第104-105页
     ·混合动力轿车动力学模型的简化假设第105-106页
     ·混合动力轿车动力学模型的参数第106-107页
     ·混合动力轿车离线仿真平台建立第107-108页
   ·离线仿真试验第108-128页
     ·驱动防滑控制算法离线仿真试验第108-115页
     ·侧向稳定性控制算法离线仿真验证第115-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30页
第7章 混合动力轿车驱动工况下防滑与侧向稳定性控制算法硬件在环试验研究第130-144页
   ·硬件在环平台第130-132页
   ·硬件在环试验第132-142页
     ·驱动防滑控制算法硬件在环试验验证第132-137页
     ·侧向稳定性控制算法硬件在环试验验证第137-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44-146页
   ·全文总结第144-145页
   ·论文创新点第145页
   ·研究展望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6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56-158页
致谢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运行可靠性测度方法研究
下一篇:液压减振器建模及在整车性能调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