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8页 |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对食品安全概念内涵的确定 | 第13页 |
·对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研究 | 第13页 |
·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与对策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对食品安全概念内涵的确定 | 第14页 |
·对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研究 | 第14-15页 |
·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与对策研究 | 第15-16页 |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社会调查研究法 | 第16页 |
·理论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4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食品安全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8-21页 |
·农业生产企业 | 第18页 |
·食品 | 第18页 |
·食品安全 | 第18-20页 |
·食品安全的定义 | 第18-19页 |
·食品安全的相关概念辨析 | 第19-20页 |
·食品安全控制 | 第20-21页 |
2 食品安全控制的基本理论 | 第21-27页 |
·风险分析:食品安全控制的科学基础 | 第21-22页 |
·风险评估 | 第21-22页 |
·风险管理 | 第22页 |
·风险交流 | 第22页 |
·"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控制的现代理念 | 第22-23页 |
·利益相关者:食品安全控制的主体 | 第23-24页 |
·食品供应链:食品安全控制的路径和载体 | 第24-25页 |
·GMP/HACCP:食品安全控制的基本方式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农业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控制的现状 | 第27-38页 |
1 农业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控制的内涵和类型 | 第27-30页 |
·农业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控制的内涵 | 第27-28页 |
·农业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控制的类型 | 第28-30页 |
·绿色食品 | 第28页 |
·有机食品 | 第28-29页 |
·无公害食品 | 第29-30页 |
2 农业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农产品生产领域质量安全的问题 | 第30-31页 |
·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及装备水平落后的问题 | 第31页 |
·农业生产企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理念缺乏的问题 | 第31-32页 |
·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和监管不利的问题 | 第32-33页 |
·缺乏完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问题 | 第33页 |
3 影响农业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控制的内部因素 | 第33-36页 |
·由生物污染带来的影响 | 第33-34页 |
·由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 | 第34-35页 |
·由农药与兽药残留带来的影响 | 第35页 |
·由"从农田到餐桌"所受污染带来的影响 | 第35-36页 |
4 影响农业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控制的外部因素 | 第36-38页 |
·由市场机制不成熟带来的影响 | 第36页 |
·由食品安全教育的薄弱带来的影响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食品安全控制的成功经验借鉴 | 第38-44页 |
1 企业简介 | 第38页 |
2 原料收购的严格控制和把关 | 第38-39页 |
·从收购模式上对原料进行质量控制 | 第38-39页 |
·对生畜禽宰前进行严格检疫 | 第39页 |
·对整个流程实行动态监控和严格把关 | 第39页 |
3 检测形式上的系统和全面 | 第39-40页 |
·对生猪进行水分检测控制 | 第39-40页 |
·对生鲜系统辅材料的抽样 | 第40页 |
4 加工过程中污染的杜绝 | 第40-42页 |
·生鲜系统固体垃圾的管理 | 第40-41页 |
·非食用产品的处理 | 第41-42页 |
5 产品流通中避免微生物繁殖 | 第42-44页 |
·生鲜系统冷库的管理 | 第42页 |
·生鲜系统产品运输的管理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强化我国农业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控制的内部措施 | 第44-49页 |
1 前期控制措施 | 第44-46页 |
·严格的控制标准和验收准则 | 第44页 |
·原材料储存条件的控制和管理 | 第44-45页 |
·对原材料提供方的监管 | 第45页 |
·可追溯性的落实 | 第45-46页 |
·包装材料的安全控制 | 第46页 |
2 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 第46-47页 |
·危害分析 | 第46页 |
·确定关键控制点和关键环节 | 第46页 |
·关键点的控制 | 第46-47页 |
·建立关键点控制体系 | 第47页 |
·建立并保存HACCP相关的全部记录 | 第47页 |
3 后期控制措施 | 第47-49页 |
·食品污染物监测工作的完善 | 第47-48页 |
·扩大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控制的途径和内容 | 第48页 |
·加强食品卫生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 第48-49页 |
第六章 促进我国农业生产企业有效控制食品安全的外部措施 | 第49-54页 |
1 相关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第49-50页 |
·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第49页 |
·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 | 第49页 |
·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 第49-50页 |
2 技术上的支持 | 第50-51页 |
·食品安全的科技体系 | 第50页 |
·风险评估的实施 | 第50-51页 |
·实验室建设 | 第51页 |
3 信息化支持 | 第51-52页 |
·信息化实施的背景 | 第51页 |
·加强信息化建设 | 第51-52页 |
·监测信息系统建设 | 第52页 |
4 人文环境 | 第52-54页 |
·食品安全教育机构的建立 | 第53页 |
·开展食品法制宣传和安全教育 | 第53页 |
·对公众进行食品科普教育 | 第53-54页 |
总结 | 第54-55页 |
注释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