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县农用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1 引言 | 第14-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7-21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7-18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25-32页 |
·基本概念 | 第25-28页 |
·农用地 | 第25-26页 |
·土地承包经营权 | 第26页 |
·土地产权 | 第26-27页 |
·农用地流转 | 第27-28页 |
·相关理论 | 第28-32页 |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 | 第28-29页 |
·土地市场理论 | 第29页 |
·土地规模经营理论 | 第29页 |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第29-30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0-32页 |
3 研究区概况及农用地流转状况 | 第32-43页 |
·方正县概况 | 第32-34页 |
·行政区概况 | 第32页 |
·人口状况 | 第32-33页 |
·经济发展状况 | 第33-34页 |
·数据来源 | 第34-35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35-37页 |
·农用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 第37-40页 |
·转包 | 第38-39页 |
·租赁 | 第39页 |
·土地互换 | 第39页 |
·反租倒包 | 第39-40页 |
·农用地流转的特点 | 第40-43页 |
·农用地流转速度呈上升态势,数量规模扩大化 | 第40-41页 |
·农用地流转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 | 第41页 |
·农用地流转成为农民增收的基础保障 | 第41-43页 |
4 农用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第43-50页 |
·农用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 第43-47页 |
·农用地流转模式单一,流转条件存在制约性 | 第43页 |
·旧观念根深蒂固,农户流转意识亟待提高 | 第43-44页 |
·农用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流转信息不畅通 | 第44-45页 |
·流转规模小、期限短、集中程度不高 | 第45-46页 |
·现行的流转模式 | 第46页 |
·农地市场初步形成,但是发育缓慢 | 第46-47页 |
·产生农用地流转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47-50页 |
·相关法律法规空缺、社会保障制度滞后 | 第47-48页 |
·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土地权属主体不明确 | 第48页 |
·相关土地制度滞后,政府引导和服务不到位 | 第48页 |
·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机构 | 第48-50页 |
5 完善农用地流转的原则与对策 | 第50-57页 |
·农用地流转的原则 | 第50页 |
·坚持市场的原则 | 第50页 |
·保证农用的原则 | 第50页 |
·坚持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 第50页 |
·促进农用地流转的对策 | 第50-57页 |
·改善农用地流转条件 | 第51-52页 |
·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 第52页 |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 第52页 |
·完善农用地流转政策,规范流转市场 | 第52-53页 |
·增加农用地流转的模式,创建新型的流转运行机制 | 第53-54页 |
·建立农用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和组织培训班 | 第54-55页 |
·提高农民就业的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55页 |
·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加强对农用地流转的管理 | 第55-57页 |
6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