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无人机全包线控制律设计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引言 | 第13页 |
·无人机控制律设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3-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无人机建模与分析 | 第19-31页 |
·引言 | 第19页 |
·无人机建模 | 第19-23页 |
·坐标系的定义 | 第19-20页 |
·坐标系间的转换 | 第20页 |
·动力学与运动学方程组 | 第20-23页 |
·无人机特性分析 | 第23-30页 |
·飞行包线 | 第23页 |
·纵向飞行性能 | 第23-24页 |
·横侧向飞行性能 | 第24-25页 |
·操纵性能 | 第25-28页 |
·运动模态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无人机飞行包线划分 | 第31-37页 |
·引言 | 第31页 |
·模糊聚类划分原理 | 第31-32页 |
·划分样本与参数选择 | 第32-35页 |
·包线划分样本数据集 | 第32-34页 |
·划分算法参数确定 | 第34-35页 |
·划分结果验证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无人机控制律设计 | 第37-49页 |
·引言 | 第37页 |
·鲁棒伺服 LQR 最优控制理论 | 第37-39页 |
·纵向控制律设计 | 第39-44页 |
·俯仰角控制律 | 第39-42页 |
·高度跟踪控制律 | 第42-44页 |
·横侧向控制律设计 | 第44-47页 |
·滚转角控制回路 | 第44-46页 |
·航迹跟踪控制回路 | 第46-47页 |
·典型飞行状态控制增益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控制增益调度机制设计 | 第49-60页 |
·引言 | 第49页 |
·T-S 模糊增益调度原理 | 第49-52页 |
·T-S 调度原理分析 | 第49-50页 |
·调度变量选择 | 第50-52页 |
·模糊聚类增益调度机制设计 | 第52-57页 |
·模糊聚类增益调度原理分析 | 第52-53页 |
·Sigmoidal 隶属度函数设计 | 第53-55页 |
·调度输出策略的分析与比较 | 第55-57页 |
·增益调度机制有效性验证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仿真验证 | 第60-67页 |
·引言 | 第60页 |
·无人机飞行控制仿真环境 | 第60-61页 |
·航路跟踪仿真验证 | 第61-63页 |
·大气扰动仿真验证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论文研究内容总结 | 第67-68页 |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