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与评价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 ·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 ·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 第12-14页 |
| ·前人研究概况 | 第14页 |
| ·论文工作概况 | 第14-16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23页 |
|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第16-17页 |
| ·区域地层、构造和岩浆岩 | 第17-21页 |
| ·地层 | 第17-19页 |
| ·构造 | 第19-20页 |
| ·岩浆岩 | 第20-21页 |
| ·研究区矿产分布 | 第21-23页 |
| 第3章 典型矿床特征 | 第23-32页 |
| ·长坪子铅锌床 | 第23-27页 |
|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3-24页 |
|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4-25页 |
| ·矿床区域化探异常 | 第25-27页 |
| ·杉树林铅锌床 | 第27-32页 |
|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7-28页 |
|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8-30页 |
| ·矿床区域化探异常 | 第30-32页 |
| 第4章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32-49页 |
| ·研究区的分区特征 | 第32-39页 |
| ·因子分析的方法原理 | 第32-33页 |
| ·研究区地球化学分区 | 第33-36页 |
| ·各地质子区的特征 | 第36-39页 |
| ·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 第39-49页 |
| ·离散特征 | 第40页 |
| ·元素相关特征 | 第40-41页 |
| ·元素在各个地质子区中的的分配 | 第41-49页 |
| 第5章 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 | 第49-62页 |
| ·数据验证和异常下限的确定 | 第49-51页 |
| ·元素含含量的概率率分布 | 第49-51页 |
| ·异常下限的确定 | 第51页 |
| ·异常的圈定 | 第51-62页 |
| ·双窗口移动平均法 | 第51-55页 |
| ·子区异常下限衬值滤波法 | 第55-62页 |
| 第6章 异常的评价 | 第62-77页 |
| ·异常的编号 | 第62-63页 |
| ·异常参数计算 | 第63-68页 |
| ·异常评价体系 | 第68-70页 |
| ·异常评价结果 | 第70-77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