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抗菌剂的分类 | 第10-12页 |
| ·有机抗菌剂 | 第10-11页 |
| ·天然抗菌剂 | 第11页 |
| ·无机抗菌剂 | 第11-12页 |
| ·银系抗菌剂 | 第12-17页 |
| ·银系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 第12-13页 |
| ·银系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 ·银系抗菌纺织品的生产方法 | 第15-16页 |
| ·棉织物抗菌性能的评价方法 | 第16-17页 |
| ·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 | 第17-22页 |
| ·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 | 第17-20页 |
| ·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的的应用 | 第20-22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创新点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3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第24-40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实验机理 | 第24-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6-27页 |
| ·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与提纯 | 第27-28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28-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 0.5 代的合成 | 第29-32页 |
| ·1.0 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合成 | 第32-35页 |
|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第35-37页 |
| ·薄层色谱分析结果 | 第37-38页 |
| ·形貌及粒径分析结果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纳米银的制备 | 第40-51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实验机理 | 第40-41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1-42页 |
| ·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纳米银的制备 | 第42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42-43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49页 |
| ·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代数对纳米银溶胶形成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反应溶剂对纳米银溶胶形成的影响 | 第44-46页 |
| ·聚酰胺-胺与银离子的摩尔比对纳米银溶胶形成的影响 | 第46-48页 |
| ·草酸的质量对纳米银溶胶形成的影响 | 第48-49页 |
| ·还原剂对纳米银溶胶形成的影响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纳米银在棉纤维中的应用 | 第51-61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实验方法 | 第51-54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1-52页 |
| ·抗菌棉纤维整理实验 | 第52页 |
| ·棉纤维性能检测试验 | 第52-54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59页 |
| ·抗菌棉纤维的结构 | 第54页 |
| ·棉纤维抗菌性能测试 | 第54-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