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当前学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有关大学精神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国内有关大学精神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2章 解读大学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魂 | 第16-24页 |
·追问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概述 | 第16-20页 |
·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 第16-17页 |
·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 第17-19页 |
·大学精神的价值 | 第19-20页 |
·探究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20-22页 |
·大学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使命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 第20页 |
·大学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内容的深化和升华 | 第20-21页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精神发扬的重要途径 | 第21-22页 |
·评价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第22-24页 |
·大学精神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22页 |
·大学精神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第22-23页 |
·大学精神有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 第23-24页 |
第3章 塑造与弘扬大学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途径新探 | 第24-32页 |
·塑造与弘扬大学精神,创新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途径的原则 | 第24-27页 |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24-25页 |
·坚持人文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 第25页 |
·坚持科学精神与成人成才教育的相沟通的原则 | 第25-26页 |
·坚持理性自觉与行为规范养成的结合的原则 | 第26-27页 |
·塑造与弘扬大学精神,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27-29页 |
·塑造与弘扬大学精神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 第27页 |
·塑造与弘扬大学精神有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陶冶功能 | 第27-28页 |
·塑造与弘扬大学精神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 | 第28-29页 |
·塑造与弘扬大学精神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功能 | 第29页 |
·塑造与弘扬大学精神,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 第29-32页 |
·整合大学精神资源,注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 | 第29-30页 |
·拓展大学精神内容,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 第30-31页 |
·塑造与弘扬明确大学精神目标,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附录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