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强化脱硫系统评价及流场模拟研究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符号表 | 第14-17页 |
1 绪论 | 第17-27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9页 |
·循环流化床炉内喷钙脱硫技术 | 第19-20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喷钙脱硫技术简介 | 第19-20页 |
·CFB锅炉炉内喷钙脱硫问题分析 | 第20页 |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简介 | 第20-25页 |
·简易湿法脱硫技术 | 第20-22页 |
·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技术 | 第22-23页 |
·炉内喷钙尾部增湿烟气脱硫技术 | 第23-24页 |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 | 第24-25页 |
·CFB锅炉强化脱硫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6-27页 |
2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强化脱硫技术性能评价 | 第27-41页 |
·烟气脱硫技术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27-31页 |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 第27-28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 第28-29页 |
·两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29-31页 |
·强化脱硫技术的两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31-40页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因素集 | 第31-33页 |
·隶属函数及隶属度的确定 | 第33-36页 |
·综合评价 | 第36-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塔流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41-69页 |
·脱硫塔内流体动力学特性 | 第41-46页 |
·快速流态化流动特性 | 第43页 |
·颗粒速度分布特性 | 第43-44页 |
·入口结构对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44页 |
·出口结构对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湍流理论 | 第46-48页 |
·计算流体力学模型 | 第48-52页 |
·脱硫塔内气相流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52-67页 |
·初始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初始模型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改进进口结构形式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8-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4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工业装置内流场预测 | 第69-85页 |
·脱硫塔工业装置的设计 | 第69-73页 |
·工艺流程简介 | 第69页 |
·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69-73页 |
·脱硫塔数值模拟模型 | 第73-75页 |
·物理模型 | 第73-74页 |
·气相物性及边界条件 | 第74-75页 |
·脱硫塔内气相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 第75-83页 |
·初始结构形式下模拟结果分析 | 第75-77页 |
·回流口改进形式下模拟结果分析 | 第77-81页 |
·改进形式的选择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总结 | 第85-86页 |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