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一) 国外研究状况述评 | 第9-10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述评 | 第10-13页 |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一) 以人为本理论 | 第13页 |
(二)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第13-15页 |
(三) 职业决策理论 | 第15-16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分析 | 第18-26页 |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分析 | 第18-22页 |
(一) 管理取向模式 | 第18-19页 |
(二) 指导取向模式 | 第19-21页 |
(三) 服务取向模式 | 第21-22页 |
二、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2-26页 |
第三章 国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借鉴 | 第26-32页 |
一、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分析 | 第26-29页 |
(一) 美国:高校主导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 第26-27页 |
(二) 日本:全员参与型的就业指导模式 | 第27-28页 |
(三) 德国:公共服务型就业指导模式 | 第28-29页 |
二、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成功模式的共性 | 第29-30页 |
三、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成功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建议 | 第32-40页 |
一、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的理念和指导原则 | 第32-33页 |
(一) 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的理念 | 第32页 |
(二) 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的指导原则 | 第32-33页 |
二、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 | 第33-40页 |
(一) 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 第34-38页 |
(二) 指导内容与指导方式的选择与安排 | 第38-4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