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活性炭制备原料 | 第14-16页 |
·活性炭制备方法 | 第16-21页 |
·物理活化法 | 第16-17页 |
·化学活化法 | 第17-19页 |
·物理化学活化法 | 第19-20页 |
·活性炭制备新趋势 | 第20-21页 |
·活性炭的应用 | 第21-24页 |
·活性炭的吸附性应用 | 第21-22页 |
·活性炭的催化应用 | 第22-23页 |
·活性炭的其他应用 | 第23-2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4-26页 |
·研究背景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独创或新颖之处 | 第25-26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部分 | 第26-34页 |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26-28页 |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6-28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8页 |
·活性炭的制备 | 第28-30页 |
·活性炭的制备工艺流程 | 第28-29页 |
·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 第29页 |
·活化加热设备的选取 | 第29-30页 |
·炭材料的表征分析 | 第30-34页 |
·活性炭吸附性能检验 | 第30-32页 |
·活性炭的微观结构检验 | 第32-34页 |
第3章 活性炭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的测定 | 第34-61页 |
·磷酸法制备活性炭 | 第34-41页 |
·微波磷酸法制备活性炭正交实验 | 第34-41页 |
·正交试验设计与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5-40页 |
·优化工艺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0-41页 |
·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 | 第41-47页 |
·微波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正交实验 | 第41-46页 |
·验证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6-47页 |
·氢氧化钾法制备活性炭 | 第47-55页 |
·氢氧化钾法制备活性炭正交实验 | 第48-51页 |
·验证实验设计与分析 | 第51-52页 |
·验证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52-55页 |
·氢氧化钠制备活性炭 | 第55-59页 |
·正交试验设计与实验结果 | 第55-56页 |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6-58页 |
·验证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4章 活性炭的检测与分析结果 | 第61-81页 |
·活性炭的孔结构表征 | 第61-75页 |
·活性炭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 | 第62-63页 |
·活性炭的孔径分布及分析 | 第63-68页 |
·活性炭微晶结构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68-70页 |
·活性炭的电镜分析 | 第70-75页 |
·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研究 | 第75-79页 |
·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分析与研究 | 第75页 |
·滴定法测定活性炭表面官能团 | 第75-79页 |
·本章小节 | 第79-81页 |
第5章 活性炭对六价铬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81-95页 |
前言 | 第81页 |
·桉木基活性炭对六价铬的吸附实验 | 第81-86页 |
·Cr(Ⅵ)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第81-82页 |
·不同酸度下活性炭对六价铬离子的吸附实验 | 第82-83页 |
·不同浓度下不同温度下活性炭对六价铬离子的吸附实验 | 第83-86页 |
·桉木基活性炭对六价铬的吸附实验研究 | 第86-94页 |
·活性炭对吸附量研究 | 第86-89页 |
·活性炭的吸附速率研究 | 第89-92页 |
·活性炭的吸附热力学研究研究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6结论与展望 | 第95-98页 |
·结论 | 第95-97页 |
·展望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