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播学视角下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以世博会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图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课题来源 | 第11-13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对于国家形象的概念研究 | 第13-15页 |
·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研究 | 第15-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8页 |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结构框架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国家形象概述 | 第21-36页 |
·国家形象的研究背景 | 第21-26页 |
·国家形象的构成 | 第21-23页 |
·信息全球化与国家形象 | 第23-25页 |
·软实力与国家形象 | 第25-26页 |
·中国国家形象的演变 | 第26-28页 |
·对历史上中国的国家形象分析 | 第26-27页 |
·对冷战时期中国的国家形象分析 | 第27-28页 |
·对今日中国的国家形象分析 | 第28页 |
·误读与曲解:国际层面中国形象被扭曲的成因探析 | 第28-32页 |
·国际传播渠道不畅 | 第29-30页 |
·基于媒体议题设置带来的误读 | 第30-31页 |
·刻板印象带来惯性偏见 | 第31页 |
·国家形象与国家行为息息相关 | 第31-32页 |
·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意义 | 第32-35页 |
·信息的全球化凸显国家软力量的重要性 | 第32-33页 |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33页 |
·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中国的国际发展 | 第33-34页 |
·国家形象的构建是重新定位自我的过程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世博会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 第36-54页 |
·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 | 第36-39页 |
·媒介事件的概念 | 第36-37页 |
·媒介事件对国家形象的作用 | 第37-39页 |
·世博会与国家形象的塑造 | 第39-43页 |
·媒介事件与世博会 | 第39-42页 |
·世博会及其影响 | 第42-43页 |
·世博会中的国家形象诉求 | 第43-45页 |
·和谐发展的中国 | 第43-44页 |
·传统与现代并重的中国 | 第44-45页 |
·中国元素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 第45-50页 |
·早期中国形象的传播 | 第46-48页 |
·世博会中的国家形象 | 第48-50页 |
·世博会对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意义 | 第50-53页 |
·全球性媒介事件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关注度 | 第50-51页 |
·展现国家综合实力 | 第51页 |
·构建文化软实力 | 第51-52页 |
·对自我的重新审视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分析 | 第54-65页 |
·自塑的“我形象”——世博会中的国家形象传播 | 第54-58页 |
·大众媒体 | 第54-56页 |
·个人 | 第56-57页 |
·企业 | 第57-58页 |
·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中的问题 | 第58-61页 |
·传播观念的差异 | 第58-59页 |
·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差异 | 第59-61页 |
·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策略分析 | 第61-64页 |
·发展硬实力,构造软实力 | 第61-62页 |
·摒弃宣传为主,注重文化对接 | 第62-63页 |
·积极发布信息,掌握传播主导权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