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6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1-13页 |
二、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三、参考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高管薪酬制度变迁 | 第16-25页 |
第一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结构分析 | 第16-19页 |
一、域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结构 | 第16-17页 |
二、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结构 | 第17-18页 |
三、比较分析 | 第18-19页 |
第二节 股权激励制度是高管薪酬激励制度重要组成部分 | 第19-21页 |
一、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业绩的关联性分析 | 第19-20页 |
二、股权激励制度在薪酬结构中的重要性 | 第20-21页 |
第三节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状 | 第21-25页 |
一、域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状分析 | 第21-22页 |
二、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状分析 | 第22-23页 |
三、“问题薪酬”(高价薪酬)现象极其分析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高管问题薪酬暴露股权激励制度失效 | 第25-30页 |
第一节 轰轰烈烈的“限薪”改革 | 第25-27页 |
一、域外“限薪”改革 | 第25-26页 |
二、中国“限薪”改革 | 第26-27页 |
第二节 “限薪”改革评论 | 第27-28页 |
第三节 股权激励制度失效(从薪酬构成角度分析) | 第28-30页 |
第三章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证分析 | 第30-37页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法律规范分析 | 第30-33页 |
一、相关立法支持 | 第30-31页 |
二、基础性法律分析 | 第31-32页 |
三、立法日趋细化与完善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主要类型 | 第33-35页 |
一、股票期权 | 第34页 |
二、限制性股票 | 第34-35页 |
三、股票增值权 | 第35页 |
四、业绩股票 | 第35页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实施现状 | 第35-37页 |
一、行业集中特征明显 | 第36页 |
二、民营上市公司更为活跃 | 第36页 |
三、限制性股票渐受欢迎 | 第36-37页 |
四、《惩罚条款》开辟先河 | 第37页 |
第四章 完善股权激励制度的建议—以高管薪酬改革为视角 | 第37-45页 |
第一节 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失效导致天价薪酬 | 第37-42页 |
一、股权激励制度设计过程中薪酬委员会不独立 | 第38-39页 |
二、股权激励制度中业绩考核标准不明确、薪酬与业绩联系度低、 | 第39-40页 |
三、缺乏有效的内部监控约束机制 | 第40-42页 |
第二节 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完善建议 | 第42-45页 |
一、仍应扩大薪酬体系中股权激励制度的比例 | 第42页 |
二、完善薪酬委员会制度 | 第42-43页 |
三、提高信息披露制度的透明度,促进股东监管力度 | 第43-44页 |
四、完善激励计划考核指标、注重惩罚性条款的运用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