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四、本文结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分析 | 第11-16页 |
第一节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发展 | 第11-13页 |
一、低碳的概念 | 第11页 |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 | 第11-12页 |
三、低碳经济内涵的延伸 | 第12页 |
四、低碳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 | 第12-13页 |
第二节 低碳城市的内涵及构成 | 第13-16页 |
一、低碳城市的提出 | 第13-14页 |
二、低碳城市的内涵 | 第14页 |
三、低碳城市的构成 | 第14-16页 |
第三章 我国西部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第16-31页 |
第一节 我国西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分析 | 第16-18页 |
一、我国西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分析 | 第16页 |
二、我国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我国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特征和能源基地建设 | 第18-23页 |
一、我国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特征分析 | 第18-19页 |
二、我国西部地区能源基地建设 | 第19-23页 |
第三节 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建立 | 第23-30页 |
一、面板数据模型定义 | 第23页 |
二、面板数据模型的分类 | 第23-24页 |
三、面板数据模型的确定 | 第24-25页 |
四、模型选取步骤 | 第25-26页 |
五、模型建立 | 第26-27页 |
六、模型求解 | 第27-28页 |
七、模型检验 | 第28-29页 |
八、能源消费与GDP关系的分析 | 第29-30页 |
第四节 提高我国西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低碳经济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影响分析 | 第31-39页 |
第一节 低碳经济对我国西部地区环境的影响 | 第31-34页 |
一、我国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前景广阔 | 第31-32页 |
二、低碳经济支撑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 | 第32页 |
三、低碳经济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 第32-33页 |
四、低碳经济拉动西部地区就业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低碳经济对我国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 第34页 |
二、低碳经济拉动企业推进环保活动 | 第34-35页 |
第三节 西部城市扩大对外开放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低碳城市 | 第35-39页 |
一、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开展国际合作的新领域 | 第35-36页 |
二、城市低碳经济已成为推进低碳经济建设的主体 | 第36-39页 |
第五章 构建低碳西部城市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 第39-45页 |
第一节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 | 第39-41页 |
一、重视低碳经济的战略取向 | 第39页 |
二、明确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 | 第39-40页 |
三、确定低碳经济的战略重点 | 第40页 |
四、制定低碳经济的战略措施 | 第40-41页 |
第二节 西部城市中重点地区及重点产业的低碳经济策略 | 第41-42页 |
一、构建低碳产业经济体系 | 第41页 |
二、构建低碳技术体系 | 第41-42页 |
三、构建低碳生态文化教育体系 | 第42页 |
四、构建低碳经济的管理体系 | 第42页 |
第三节 政府为西部地区低碳城市建设的积极举措 | 第42-43页 |
一、政府出台更多引导扶持和鼓励新政策 | 第42-43页 |
二、政府应推行严厉的法治措施 | 第43页 |
第四节 现代企业为西部地区低碳城市建设的应有努力 | 第43-45页 |
一、企业加快实施新能源战略 | 第43-44页 |
二、企业要以新技术实现自身转型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附表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