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农村闲置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导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农村宅基地占地面积逐年增加第10-11页
     ·城乡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第11-12页
     ·产权不明,农村建设用地退出机制不健全第12页
   ·研究目的第12-13页
     ·构建合理的城乡建设用地制度第12-13页
     ·强化宅基地的资本化功能第13页
     ·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第13页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第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保护耕地第14页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第14页
     ·平衡多边利益第14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6页
第2章 宅基地流转的理论基础第16-26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17页
     ·农村宅基地第16-17页
     ·空心村第17页
     ·宅基地流转第17页
   ·产权理论第17-20页
     ·产权的定义第17页
     ·我国宅基地的产权及其发展历程第17-18页
     ·我国宅基地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效率问题第18-19页
     ·产权明晰与宅基地使用效率问题第19-20页
   ·社会保障理论第20-21页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第21-26页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第21-22页
     ·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背景第22-26页
第3章 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机理分析第26-34页
   ·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基础模型第26-27页
     ·模型的基本假设第26页
     ·模型建立与分析第26-27页
     ·宅基地顺利交易的条件第27页
   ·流转方各自的目标函数第27-29页
     ·农户宅基地流转的目标函数第28页
     ·开发商的目标函数第28-29页
     ·政府的目标函数第29页
   ·流转双方的博弈分析第29-34页
     ·流转中农民与开发商的博弈第30页
     ·流转中农民与政府的博弈第30-31页
     ·政府自身行为选择的博弈第31-34页
第4章 闲置宅基地流转综述、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4-40页
   ·宅基地流转综述第34-36页
     ·农村宅基地闲置状况第34-35页
     ·闲置宅基地流转状况综述第35-36页
   ·宅基地流转中问题及原因第36-40页
     ·宅基地流转非市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第36-38页
     ·社会保障发展滞后,农民不会轻易流转宅基地第38页
     ·农民身份不随宅基地流转而变化,无法享受市民待遇第38-39页
     ·传统意识严重第39页
     ·宅基地流转不畅,无法弥补部分城市、工业建设用地需求缺口第39-40页
第5章 农村闲置宅基地流转的路径选择第40-48页
   ·重庆市宅基地流转实践第40-43页
     ·九龙坡区"住房换宅基地,社会保障换土地"模式第40-41页
     ·重庆市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异地交易模式第41-42页
     ·梁平县"乐胜范本"第42-43页
   ·评价第43-44页
     ·农民受益问题第43页
     ·土地使用期满所有权和利益分配问题第43页
     ·土地流转的风险问题第43-44页
   ·建设用地应坚持的原则第44页
     ·建设用地总量平衡原则第44页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原则第44页
   ·闲置宅基地流转的路径选择第44-48页
     ·创新宅基地流转方向第44-46页
     ·农村宅基地转换成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第46页
     ·创办农民社区,将行政村改成农民社区第46页
     ·建设用地指标异地交易第46-48页
第6章 政策建议第48-50页
   ·出台专门的《宅基地法》第48页
     ·建立宅基地批建制度第48页
     ·严格限制流转户申请新宅基地第48页
     ·规范政府的征地权力第48页
   ·以省市为单位,建立统一的宅基地流转市场第48页
   ·对流转宅基地进行补贴第48-49页
   ·宅基地流转后加大对农民社保的投入力度第49页
   ·加速农民社区建设,集约利用土地第49-50页
第7章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6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第56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薪酬激励系数研究:概念、测量与应用
下一篇:所有权性质、区域因素与商业信用--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