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上篇 南中国海海岛沉积中气候环境变化记录 | 第13-7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引言 | 第13页 |
·全新世古气候高分辨研究载体 | 第13-16页 |
·粉尘沉降和东亚季风系统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南中国海地区环境气候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环境、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第29-37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9-31页 |
·样品的采集与岩性描述 | 第31-33页 |
·沉积剖面年代学测定 | 第33-34页 |
·物理和地球化学指标的测试方法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第三章 西沙群岛陆源粉尘指示元素的确定 | 第37-51页 |
·牛塘沉积柱年代序列的建立 | 第37-39页 |
·主要沉积端元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39-42页 |
·“牛塘”沉积柱元素聚类分析 | 第42-44页 |
·酸不溶颗粒物形貌分析 | 第44-47页 |
·陆源粉尘指示性元素(Ti和Al)的确定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第四章 西沙粉尘对过去1400年东亚大气环流演变的指示 | 第51-71页 |
·西沙粉尘源区及运力分析 | 第51-53页 |
·陆源粉尘记录的区域对比与源区气候对比 | 第53-56页 |
·西沙陆源粉尘传输与大气环流特征 | 第56-61页 |
·西沙粉尘对东亚冬季风与热带大气环流相互作用的指示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下篇 东南极湖泊沉积中生物标志物记录的气候演变过程 | 第73-12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3-93页 |
·南极气候演变研究概况 | 第73-80页 |
·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与气候变化 | 第80-81页 |
·生物标记物的概念及其应用 | 第81-85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第93-99页 |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 | 第93-95页 |
·实验方法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第三章 莫愁湖沉积物中长链烯酮的古气候释义 | 第99-111页 |
·ZH柱年代序列的建立 | 第99-100页 |
·ZH柱岩性特征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第100-102页 |
·长链烯酮母源藻类与盐度关系 | 第102页 |
·莫愁湖长链烯酮母源藻类种属初探 | 第102-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第四章 莫愁湖有机标志物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 | 第111-121页 |
·LCAs与海平面变化 | 第111-112页 |
·不饱和度指标(U~K_(37)/U~K’_(37)) | 第112-114页 |
·正构烷烃恢复湖泊古生态演变过程 | 第114-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1页 |
结论 | 第121-123页 |
致谢 | 第123-125页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第125-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