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网络中的协作与协调增强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目录 | 第12-14页 |
| 插图索引 | 第14-16页 |
| 表格索引 | 第16-17页 |
| 縮略词表 | 第17-2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20-32页 |
| ·引言 | 第20-21页 |
| ·3GPP LTE-Advanced简介 | 第21-24页 |
| ·LTE-Advanced的技术需求 | 第22页 |
| ·LTE-Advanced关键技术 | 第22-24页 |
| ·LTE-Advanced中的异构网络架构 | 第24-28页 |
| ·LTE-Advanced异构网络简介 | 第24-26页 |
| ·LTE-Advanced异构网络面临的主要挑战 | 第26-27页 |
| ·协作与协调机制对于异构网络性能增强的意义 | 第27-28页 |
| ·论文结构及主要创新点 | 第28-32页 |
| 第2章 协作协调机制及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第32-42页 |
| ·协作与协调机制概述 | 第32-33页 |
| ·协作通信的基本方式 | 第33-35页 |
| ·协作与协调机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第35-40页 |
| ·中继技术 | 第35-36页 |
| ·协作多点传输 | 第36-38页 |
| ·干扰协调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3章 通用时域干扰协调 | 第42-74页 |
| ·引言 | 第42-43页 |
| ·通用时域干扰协调 | 第43-45页 |
| ·普通时域干扰协调 | 第43-44页 |
| ·通用时域干扰协调 | 第44-45页 |
| ·理论性能分析 | 第45-59页 |
| ·可达容量界 | 第45-55页 |
| ·吞吐量 | 第55-57页 |
| ·实现 | 第57-59页 |
| ·灵活性 | 第59页 |
| ·热点引力移动模型 | 第59-6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60-61页 |
| ·基于场论的热点场景移动建模框架 | 第61-63页 |
| ·热点引力移动模型 | 第63-65页 |
| ·仿真与性能评估 | 第65-71页 |
| ·仿真假设 | 第65-67页 |
| ·仿真结果 | 第67-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4页 |
| 第4章 时频域混合干扰协调 | 第74-84页 |
| ·引言 | 第74-75页 |
| ·时频域混合干扰协调 | 第75-79页 |
| ·基本原理 | 第75-76页 |
| ·评估无线资源的质量 | 第76-77页 |
| ·评估用户对资源的需求 | 第77-78页 |
| ·HDIC无线资源分配算法 | 第78-79页 |
| ·仿真与性能评估 | 第79-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 第5章 能量受限AF中的移动容忍功率分配 | 第84-98页 |
| ·引言 | 第84-85页 |
| ·系统模型 | 第85-87页 |
| ·能量受限AF中的移动容忍功率分配 | 第87-91页 |
| ·AF的触发条件 | 第87-88页 |
| ·参数的有效性 | 第88-90页 |
| ·移动容忍功率分配 | 第90-91页 |
| ·仿真与性能评估 | 第91-95页 |
| ·数值仿真与近似解 | 第91-94页 |
| ·一种求解参数β的次优解法 | 第94-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8页 |
| 第6章 结束语 | 第98-102页 |
| ·本文总结 | 第98-100页 |
| ·进一步工作 | 第100-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0-11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和项目经历 | 第112-114页 |
| 致谢 | 第114-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