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企业”资金融通网络演化机理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复杂网络相关研究 | 第16-20页 |
·复杂网络统计属性研究 | 第16-17页 |
·复杂网络基本模型的研究 | 第17-19页 |
·网络传播研究 | 第19-20页 |
·资金融通的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资金融通 | 第20-21页 |
·资金融通网络的相关研究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4页 |
第3章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表达方式分析 | 第24-32页 |
·银行资金融通 | 第24-26页 |
·商业银行的负债 | 第24-25页 |
·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 | 第25-26页 |
·企业间资金融通 | 第26-28页 |
·企业资金的融入 | 第26-27页 |
·企业资金的融出 | 第27-28页 |
·银企资金融通系统结构 | 第28-30页 |
·资金融通系统结构 | 第28-29页 |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表达方式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4章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增长分析 | 第32-40页 |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演化的理论基础 | 第32-33页 |
·复杂网络模型研究 | 第32页 |
·行为经济学分析 | 第32-33页 |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增长模型假设 | 第33-35页 |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增长假设 | 第33-34页 |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的增长规则 | 第34-35页 |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增长模型构建 | 第35-37页 |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增长模型解析 | 第37-38页 |
·模型解析 | 第37页 |
·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演化分析 | 第40-50页 |
·复杂网络演化模型研究 | 第40页 |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演化模型构建 | 第40-44页 |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演化模型假设 | 第40-41页 |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演化的规则 | 第41-43页 |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演化模型建立 | 第43-44页 |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演化模型解析和分析 | 第44-46页 |
·演化模型解析 | 第44-46页 |
·度分布计算 | 第46页 |
·网络仿真分析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的传播特性研究 | 第50-56页 |
·传统的传播模型简介 | 第50页 |
·复杂网络抗毁性测度 | 第50-52页 |
·网络的连通系数 | 第51页 |
·网络的容错度和抗攻击度 | 第51页 |
·网络的抗毁度 | 第51-52页 |
·银企资金融通网络的传播模型 | 第52-54页 |
·模型假设 | 第52页 |
·模型建立与解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页 |
·研究不足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